《非暴力沟通》的第二要素是感受。
感受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体会,二是表达。
体会就是要用身心真实地去体验和感知,就像观察一样,用眼睛去观察事实,而不要去评论。
表达就是把体验和感知到的感受准确地用言语表达出来,越精准的词语越有利于表达和沟通。平时需要多注意收集和使用更准确的表达感受的词汇。
举例:
1. 表达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时的感受:
兴奋 喜悦 欣喜 甜蜜 精力充沛 兴高采烈
感激 感动 乐观 自信 振作 振奋 开心
高兴 快乐 愉快 幸福 陶醉 满足 欣慰 心旷神怡 喜出望外
平静 自在 舒适 放松 踏实 安全 温暖 放心 无忧无虑
2. 表达我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的感受:
害怕 担心 焦虑 忧虑 着急 紧张 心神不宁 心烦意乱
忧伤 沮丧 灰心 气馁 泄气 绝望 伤感 凄凉 悲伤
恼怒 愤怒 烦恼 苦恼 生气 厌烦 不满 不快 不耐烦 不高兴
震惊 失望 困惑 茫然 寂寞 孤独 郁闷 难过 悲观
沉重 麻木 精疲力尽 萎靡不振 疲惫不堪 昏昏欲睡 无精打采
尴尬 惭愧 内疚 妒忌 遗憾 不舒服
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在于自身的思考方式或需要。别人的行为可能会刺激我们,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
感受的根源在于自身,非他这可以用A-B-C法则来说明。
通常,当我们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而如何选择,将直接决定我们的感受。
001 责备自己
002 指责他人
003 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004 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最要不得的是第二种选择,其次是第一种选择也要不得。
第三、第四种正是我们所应该选择的,就是要体会自己与他人的感受、需要,并使之表达出来。
比如:你昨晚没来令我很失望。
你昨晚没来是A,我很失望是C,由A得到C,而B没有被表达出来,结果就导致让人听起来就是我很失望的根源在于你昨晚没来,就是责备他人了、指责他人了(002选择),这样的沟通就容易让人非常不舒服。
如果这样说:你昨晚没来令我很失望,是因为我想和你说一些烦心事。
那么就是选择003了,昨晚你没来(A),我很失望(C),是因为我想和你说一些烦心事(B)。这就是表达清楚了,我很失望的这个感受的根源在于我自身,在于我有想和你说一些烦心事的需要没有被满足。这样的沟通,就会让人舒服多了。
实际运用当中,容易把感受和想法混为一谈,就像上节讲到的把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一样。
我们应避免使用“我觉得”“被抛弃”“被羞辱”“被虐待”“被打扰”“被拒绝”“不受重视”“被欺负”“无人理睬”“得不到支持”“无人赏识”“被利用”“被贬低”“被误解”等词汇,这些都是在表达我们的想法或判断,而不是感受。
如同上节讲到的,如果是正面的评价或想法,我认为是可以尽情的表达出来的。
书中有一句话,非常值得记住,「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关于沟通的ABC法则,举个常用的例子,就明白了。
小瘦开着车,转弯,迎来对面开车过来的小胖,相遇时小胖摇下车窗对着小瘦大喊“猪,猪,猪......”,小瘦听到后先是一愣,然后火冒三丈,极度愤怒,大声回应:你才是猪!
然而,当小瘦转过了弯走了没到10多米,就看到一群猪迎面而来,才明白,原来小胖不是在骂自己,而是在提醒自己!顿时怒意全消,转而感激不已。
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小瘦感到愤怒或者感激,根源不在于小瘦对着他喊猪,根源在于小瘦自身,他自身是如何思考小瘦的行为的,当不了解真相时,可以延迟判断,这期间充分考虑双方的需求和出发点,就不容易“犯错”,从而可以很好的控制情绪,可以很好的沟通,可以很好的达到双方的需求。
下一节,讲如何请求帮助、表达自己的需要和请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