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和建筑学家理查德.巴克明斯特.富勒以前写道:“……我不知道我是什么。我知道我不是一个类别。我不是一样东西——一个名词。我像一个动词,一个进化的过程——宇宙不可或缺的一个功能。”他提到的是“动词”,所讨论的内部世界包括几个不同的动词,如直觉、思维和感觉,活着的所有人都会有这些活动。人格是过程,组成人格的知觉、思维、动机和情绪等人格过程,与心理学家南希.康托所说的人格不仅是个人所“拥有”的,而是个人所“做”的是相契合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人格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动词。
在看“人格过程”这章的时候,我所关注到的是发展性,在研究动机的实验中,有一项“笔友测验”,要求四五年级的学生参加,每一个孩子给潜在的笔友写一封信,并告知他们会根据写的信决定谁将参加笔友俱乐部。实验操纵是这样的:一半学生被告知“我们将要测查你的交友技巧”,目的是为了设置判断目标。另一半学生被告知“这是一个训练和提高你交友技巧的机会”,目的是为了设置发展目标。评定者发现,第一组(判断条件下)的被试写的信明显比第二组(发展条件下)的被试写的信更短、质量更差。很明显,第一组被试认为自己的社交能力不足而放弃了,而第二组被试则认为得到了一次改进的机会。
这项研究得出了三个结论。第一:追求不同的目标(判断目标或发展目标)对于人们在面对困难时采取什么反应有重要意义。判断目标会使我们无助和退缩,发展目标会使人更加努力。第二,这一效应不仅出现在血液中,还会出现在社交领域。如果一个人没有通过一项测验、或是没有完成一笔交易、或是没有得到期待已久的约会,那么他的态度有可能出现两种。一种是,假如追求的是判断目标,那么他将认为自己是无能和没有吸引力的,从而放弃;另一种可能是,若他追求的是发展目标,他将试着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并能知道下次该怎么做。第三,一个人追求的目标类型是会改变的,会随着别人设置的任务不同而发生改变,这一点对于教学有着显著的重要意义:老师必须要让学生相信课堂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地方,而不仅仅是一个展示成功或失败的地方。
这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当中是很有意义的,如果每次新的尝试和练习,给孩子引导的是判断目标,会很容易给孩子带来挫败感,因为每一次你都在评价他。所以尽量向发展目标去引导,比如考试是为了训练自己能够学习更高级的内容,而不是评判自己能否学习更高级的,弱化考试的判断价值,让孩子感受到通过努力能够成长,会更有勇气和信心不断面对新的挑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