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刘若英的电影上映了《后来的我们》,又一波前任遭到骚扰,同时,也有一波人头顶冒着绿,默默带上“前任”的胸章!
没有搞明白,为什么每一部纪念青春类型的电影都会让现实中的人昏了头,中了巫术一样一窝蜂去感谢怀念前任。当时分手的时候,大家不是捂着心口咆哮着老死不相往来吗?怎么看了部电影就轻易地动摇了?前任那么好,干嘛会分手,难道不是因为一个愚蠢一个作吗?
然后现在回想起来,竟然把当初自己眼瞎吃下的臭狗屎有莫名当成了胸口的一块朱砂痣?忘记了那时自己的种种傻逼举动和吃了狗屎一般懊悔顿足,还主动去举着那块狗屎问对方:“记得吗,那是我和你共同的美好!”
这让人不得不怀疑观影者的智商,以及纪念青春类电影的动机是否纯良。不然,为何人们看完总是给现任戴绿帽,肆意追寻前任,却又把现任变成了前任,等待下一部电影上映后去怀念?为什么不能好好过自己现在的生活?
哦,我明白了,作逼们永远有本事把现任作成前任,无论他们多少岁!
难道好的一种青春纪念方式,不应该是明知道当初错把钻石当玻璃一样丢掉,然后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下一次,我一定会把遇到的下一颗钻石牢牢抓住,因为我已学会如何鉴别钻石、保存它!
怀念青春最好的方式,是在记忆里默默怀念一遍,然后继续赶路,把青春给我们上的那一课牢牢记住,不再犯错。而不是极为“形式主义”的给前任发消息,说“谢谢”,说“你还记得吗?”,说“我曾经真的用力爱过你”,然后呢?谁来负担后面的结果?——互相原有的生活秩序被打乱,下定决心重新开始新生活,却陷入新的纠结中:前任和现任谁该是真的前任?
这样真的是错上加错——害对方一次还不够,还要再来一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