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派出所80、90后居多,而我们所还有一位60后,他就是我们的教导员,教导员姓胡,由于全所他年龄最大,和我们的父辈年龄相仿,大家喊他老胡,更多的是喊他“胡老头”。
其实“胡老头”算不上真正老,今年刚好五十,一米七八的魁梧身材,腰板挺直,除了头发稀少和显露山水的抬头纹算是岁月刻下的痕迹外,再也看不出老在哪儿。
他从警近三十年了,工作一丝不苟,是勤勤恳恳的老黄牛。他办案无数,从事社区民警多年,多次被评为市县十佳民警、群众工作标兵,还荣立过三等功,靠扎实苦干,一步步走到教导员岗位。
他脾气好,和蔼可亲,和年轻人打成一片。他喜欢运动,和年轻民警一起打篮球,一点也不服输,有时较上劲也争得耳红面赤。他还是羽毛球高手,在局里比赛还经常能拿个名次回来呢!
我们和他没有了距离,都喜爱和他沟通交流。工作中,我们喊他胡教导员,工作之余,有时开玩笑喊他“胡老头”,他也不生气,总是笑眯眯的。渐渐地喊他“胡老头”的人就越来越多,大家也觉得倍感亲切,都把他当成是自家长辈一样了。
由于农村派出所警力有限,他既是所领导,同时还是辖区最复杂社区的社区民警。作为教导员,他一边抓好队伍思想工作,一边关心民警、辅警工作生活,分管工作自然是“严”字当头,过细过实。
“胡老头”工作起来可一点也不“糊”,作为一名社区民警,他率先垂范,下社区开展基础工作,工作的有声有色,说到社区基本情况他如数家珍,可以说是“一口清”,社区民警考核成绩名列前茅。
“胡老头”年龄最大,可从不倚老卖老,平时工作以身作则,亲力亲为,一丝不苟,原则性强,为大家树立了标杆。我负责户政窗口工作,每次我报材料给他审批时,他戴起老花镜,仔细审阅,每次都被他挑出毛病,让我整改,以致一段时间我都怕找他审批,认为“胡老头”有点吹毛求疵。
可事实证明经他审核的材料报到业务部门无一退回,渐渐地我的业务能力得到快速提高,“胡老头”挑我的毛病也越来越少,我心里渐渐明白“严”是对我的真正关心帮助。
去年开展“两实系统”信息采集工作,自始至终,“胡老头”都高标准要求,过细落实每一步骤,亲自负责自己社区“两实”工作,并要求民警按他的标准去做。“两实”攻坚任务提前完成,质量全县领先,受到业务部门好评。
“胡老头”的一丝不苟让我们这些年轻民警自愧不如,对他更感到无比的钦佩,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这对我们的成长有很大帮助。
“胡老头”非常关爱每个民警,遇有民警生病,家庭困难,或民警、辅警家里有红白喜事,他都亲自登门看望和问候。记得两年前我刚从警校培训结束到派出所报到,刚进派出所,“胡老头”就开始为我忙前忙后,招呼同事抓紧帮我搬行李。
原本是准备把我安排住到三楼统一的宿舍,可是细心的“胡老头”觉得我一个女孩子跟男民警住在同一层楼会十分不方便,亲自在二楼腾出一间办公室作为我的临时宿舍,安排人员为宿舍添置必要的物品,还亲手拿起笤帚为我打扫起宿舍来,让我十分感动。
平时,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的点点滴滴,往往民警自己都还没想到,“胡老头”就已经替我们想到了。同事出差办案,处理各类警情时,“胡老头”都会不厌其烦地唠叨几句,“注意安全,带齐装备、执法规范,及时汇报……”遇到复杂警情、重大案事件,他都第一时间到场处置,有他在场,年轻民警就觉得踏实、放心。
“胡老头”非常关心青年民警的成长,经常找我们谈心,聊工作中的问题。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一点进步和成绩时,他总会给予我们肯定和鼓励。遇到不顺心事情,或出现一些苗头性问题时,他会及时开导启发,分析原因问题,结合实际讲道理。
刚工作的时候,总是有点小脾气、小情绪,办事群众稍有言辞不当,我就开始“任性”了,有时和群众言语轻重把握不准。面对形色各异的群众咨询责难,面对办理业务长长的队伍,有时因解释不到位或因业务办理不及时引发投诉,倍感“亚历山大,一度把自己的工作热情都消耗殆尽,每天闷闷不乐。
“胡老头”及时和我谈心讲道理,做我思想工作。他说作为一名公安窗口民警,首先就要思考怎么服务好群众,不能图一时的言语之快,对待群众语言生硬,有损公安形象。
他还告诉我,不要小看户政工作,户籍管理是人民警察的重要职责,搞好户政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户政窗口所办理的每一项业务,对老百姓来说都至关重要。
所录入的每一条信息,保存的每一份档案,对公安基础工作以及打击破案都有着积极意义。伴随着“胡老头”的每次谈心谈话,我的工作逐渐找准了方向,越来越得到群众的信任和领导的认可。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获至宝”。正因为所里有了“胡老头”,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显得张弛有度和丰富多彩。正因为有了许多像“胡老头”一样的老警们无微不至地关心关怀,年轻的我们信仰更坚守,脚步更铿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