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学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我们后天学习的东西都是理性的,理性是把人往回拉的力量,但驱动一个人的其实是他的内在感受、情绪和底层认知。
知识的调用需要时间和思考,情绪却是一瞬间的体验。所以,当我们有情绪的时候,被愤怒恐惧控制的时候,所有后天学习的知识、技能、理性都不能说服自己。
那如何读懂别人的情绪呢?
要想了解情绪就要从所有生物都有的底层情绪——生物性情绪说起。
什么是生物性情绪?其实就是所有动物一出生就有的情绪,野生动物、家养动物,包括人类都有。最基础的生物性情绪有四种:愉悦、不爽、愤怒、恐惧。
先来看看前两种情绪:愉悦、不爽
我们很多重要的观察和洞察都围绕一个词——满足
1、满足与愉悦的关系:愉悦就是被满足,人类不仅需要生存条件被满足,还需要在社会关系中被确认。
2、满足与爽的关系:一种绷了很久的需求,突然间被满足,这种感觉就是爽。
3、满足就愉悦,不满足就不爽。动物是这样,人也是如此。满足是度量产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刻度。
4、用满足、愉悦、不爽这三个词就可以度量一个产品到不到位,也可以度量你和一个人的关系。对方是不是懂得你的满足与不爽?你是不是懂得对方的满足与不爽?如果彼此都不懂有无法给予对方的满足和不爽,其实这就是一段勉强的关系。
我们还可以用这三个词来探索自己,认识自己。为什么每个人不一样?为什么同一个点上有人痛苦,有人愉悦?觉察一下自己是不是有一件事情可以不厌其烦的一直做下去,这就是上帝给你初始化的操作系统的密码,你不厌其烦的地方,就是你的天分所在。
5、发现你天分的密码:天分有显性天分和隐性天分之分。所谓的显性天分就是你容易被人发现的天分,如长的好看,说话好听等,隐性的天分不会在两三岁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你会对某些东西感到愉悦,这个东西能给你持续的满足感,你可以一直花时间在这里不厌其烦。时间久了,其实你就会与众不同。一个人为什么会在一件事情上投入1万小时?其实大多数的人在深入体验中找到了满足和愉悦感。持续的满足和愉悦,才能支撑一个人持续投入1万小时。
6、如何通过这三个词了解自己和别人的天分?
去观察自己或他人,在什么事情上,满足就愉悦,不满足就不爽。找到了这件事情也就找到了自己或他人的天分。
想要理解一个人,就要读懂他的情绪,读懂了他底层的情绪,了解了他的愉悦和满足的点,那么关系就会更加深入和长久。
本文来自《梁宁产品思维30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