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听“老广州”讲非物质文化,细细品味“匠人精神”

听“老广州”讲非物质文化,细细品味“匠人精神”

作者: 匠心物语 | 来源:发表于2018-09-20 11:33 被阅读0次

    “非遗”,近些年来人们对这个词汇既熟悉又陌生,经常在媒体报道上见到,生活中却与之少有交集。简单点说,“非遗”指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实物和场所,而其中很多传统技艺现已濒临失传。

    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就开始于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饼印

    饼印是什么?

    广式糕点令人垂涎欲滴,而各色糕饼制作离不开各种糕饼模具,广东人将这种传统的糕饼模具称为“饼印”。

    统的饼印以木料为材,模具呈长方形,中间部分内“挖”圆孔,内里雕塑花纹,是一种实用的民间工艺品。刻制一个饼印,从立意到选料再到刻刀到技法都十分考究,涉及“开方”,“打边牙”等各道复杂的工序,现已被列为非遗保护项目。

    清代以来,许多工艺品制作销售集中在今大新路、天成路、人民南路、象牙街一带,饼印铺“余同号”在同治年间就在这里开张了。从那时,口碑相传,手刻木制饼模的工作就一直没停过。

    到余兆基这里,已经是第五代了,而他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

    余师傅的店铺并不好找,小小的店铺隐匿在喧嚣大街上,甚是不起眼。占地面积不大,但五脏俱全:其中一面墙的架子上摆满了工艺品,最靠近工作台的几格塞满了饼印,另一面墙壁上则是挂满了余兆基父亲的作品,各式各样,不一而足。余师傅笑着说,“爸爸的技艺比爷爷要好,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坐在店铺里的工作台后姿态放松的他,操着一口流利的粤语。谈到自己的手艺时,言语间并不拘谨或是过分严肃,更像是谈起了一位多年的老朋友,手会习惯似地时不时抚摸把玩工作台上的刀具。

    出生于饼印制作世家的余兆基,自幼看着祖父在大新路店铺做饼印,逐渐产生兴趣。15岁开始跟随爷爷和父亲入行学艺,20岁时掌握广式饼印制作整个流程,可以独立制作饼印。30岁时精通雕龙凤、挖阴阳等技术难度大的环节,35岁时正式继承家族饼印店成为“大当家”。

    这一做,就坚持了42年。他是唯一尚在从艺的“余同号”第五代传人,也是唯一全面掌握家族技艺全流程的传人,更是广州现今唯一的饼印制作技艺传人。

    “独具匠心”的“匠”字,外框“匚”是可以装木工用具的方口箱子,其中的“斤”就是木工用的斧头。中国古代匠人“斋三日,不敢怀庆赏爵禄,斋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可见“匠人”对手工艺的敬畏之心。

    一把把小刀精心雕琢,每个细节仔细测量计算,对创作之物倾注的心力,漫漫长夜的坚持,考验“匠人”技艺与审美,更是考验耐力。

    一刀一刻之间,需要十年以上培育,一个木工匠才能真正独当一面。手工打造过的饼印,是有阴阳之分的。阴阳是指饼印上雕刻的纹理,以锋利的刀刻画时,心中有猛兽,可游走于木纹之间。阴是指凹进去的木纹,阳是指凸出来的纹理。“淬火时凸出来的纹理更直接接近火源,最后出炉的饼呈现出凹凸有致的花纹。”

    经过四十年的刻画,余兆基师傅对饼印的制造有自己的领悟。在长年的制作中,静坐八个小时是生活的常态。这是因为,全身心地投入,才能把心中的图案如愿刻画出来。

    不想让快消时代所生产的东西替代祖传的手艺,余师傅也积极投身于申请非遗保护和饼印文化推广。他一直做传统的东西,守护最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在世事变迁中仍守初心。

    余师傅给孩子们讲饼印

    今年中秋节,广州大剧院邀请余兆基讲述本土文化特产——饼印,也将亲自教授参与者如何用独特的饼印制饼。让广州的家庭走近非遗文化,并手制团圆水晶饼,既长知识又充满了动手的乐趣,更是收获了一份珍贵的回忆。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公众号:cctvjxwy(cctv和匠心物语首字母缩写),我们会持续更新有关匠心物语 多彩非遗,匠心物语 中华老字号,匠心物语 健康优选的内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老广州”讲非物质文化,细细品味“匠人精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rig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