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有效学习的高手》,这是许岑的一个精品课程。对于许岑,我不甚了解,只知道他是一名网红,学习能力很强,先后几年内出过英语教程、吉他教程、幻灯片教程、炒菜教程以及如何制造教程的教程,销量都很不错。但英雄莫问出处,好文也无需多问谁著。
课程中,作者给出了高效学习的定义: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以解决一个工作或生活当中的难题为目的着手学习。你需要勤加练习,有时候可能需要向名师求助。
其中有七个关键词,分别为:1、适合自己;2、学习方法;3、短时间;4、注意力;5、解决难题;6、设定目标;7、名师。围绕这些关键词,作者逐一展开讲解。
①适合自己
首先是适合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即这个方法要适合你选择的学习对象。
根据大脑运作模式—是否依靠意识—知识分为运动类和思考类。运动类的知识特点是对速度有更多的要求,该种大脑模式有很强的容错性和鲁棒性,但精确度降低,需大量练习提高精准度;思考类知识的特点是需要的精准度高,该大脑模式速度慢,容量低,需将知识拆分成因素少的子知识来处理。根据两种知识的特点,先将学习对象归类,然后再对应方法。
课程中,作者介绍了两种学习方法:自然主义和结构主义。自然主义的学习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模仿,自然主义本身注重文本的本身。什么是文本?就是一门知识或技能它表面看起来的样子。这类知识也就是运动类知识,需要采取自然主义学习法,大量模仿。结构主义它侧重对结构和交互关系的一个认识,它是提倡透过表面的现象去寻找底层的关系,也就是说你需要学习的是一套能举一反三的系统,这种诉求为的是什么呢?为的是创造。适合用结构主义学习的也就是思考类知识。
自然主义是模仿式的学习,遇到什么就学什么,积少成多,以量取胜,学完了就那样了,它就是你自己的了,你就可以去运用了。结构主义是说学东西的时候更注重一个结构,体系的去学习。学会之后的目的,你要注意,一定是为了创造,是一种质变,它要的是一种质变。
②学习的方法
知道了如何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这样的学习就是有效的了,那么如何进一步高效呢?就是要尽可能运用更好的学习方法来把这个有效变为高效。怎样做是更好的学习方法?最简单的就是把你的目标要拆碎,针对那些细节进行反复的练习,不要一开始就照顾全局。
对成年人来说,事情很多,碎片化学习可能就是最实际的学习方式了。碎片化学习一定要基于探索,就是带着困惑和问题去学习,但这样的最终效果一定要把这些碎片给链接起来。碎片化学习只能作为成人学习的补充手段,它终究是有局限性的,因为它缺乏思考、辩论、与人交流这些环节。
成年人要放弃一种需求,就是学什么东西都得有个兴趣,我们要放弃这样的想法,当然,有兴趣是最好了。我们要带着任务来驱动学习,如职业需求、赚钱;没有任务时我们自己来制造,如提高生活品质、以教为学。
③短时间
一万小时定律破除了天才的迷信,但也打击了大部分人的自信心。在这个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又有多少个人有多少个一万小时来学习呢?高效学习不是为了培养专家,它是为了在短时间内为你打开一个新世界的大门,比如学习骑自行车,这个就只需要几天就能上路。
④注意力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注意力的敌人就是拖延症,学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关于拖延症,作者提醒我们要认清两点。第一,任何人都有拖延症,只不过有些事他拖延,有些事他不拖延。第二,就算是自己认为或被别人认为有拖延症的人也没有被拖死,大家都还好好的活着呢。人之所以能做到拖延,就是拖延了也对自己影响不大。是,可能是有一些影响,但总能混过去。真要是混不过去了,人们也就不拖延了。现在需要你清醒一点,确认一下你拖延的那些事,被你拖延了是不是对你影响不大。如果是的话,其实你没有拖延症,只要你有一些是能够按时完成的事,你就没有拖延症。想要解决你所谓的拖延症,任务,还是任务。只有对你来讲真正严峻的任务才能解决你的拖延问题。你要通过做成一件事来突破,然后形成习惯就可以了。
为注意力扫除大敌后,作者告诉我们千万别在学习上训练自己的专注力,一个本身就不能专注学习的人怎么在学习上提高专注力呢,并在购物、吃饭、灯光、睡觉上,展示自己是如何去训练专注力的。
购物上,要买贵的学习工具,至少稍微让自己心疼一点,便宜的东西本来就不是靠专注力制造出来的,你把一样东西买来自己用,这样东西要使你感知那种专注力,才能够对你的专注力形成一种训练。如果我们有一笔钱用来买东西,买一样贵的东西,好处还有另外一方面,就是我们没钱再去买那些便宜的东西了。也就是说,我们拥有的东西少一些,东西越多越不能使人专注。
吃饭上,学会一个人好好吃饭。尽量吃点好的,少吃速食,少点外卖,尽量少吃自助餐。最好,能学会好好做一顿饭给自己吃,这是营造仪式感非常好的行为活动。
灯关上,多使用射灯。射灯的光束能够聚集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有点像舞台的那种感觉,你把自己放在舞台上应该会比坐在观众席里更专注一些。
睡眠上,不要已经困得不行了,还要硬撑着做事,与其低效率做事还不如立即进入高质量的睡眠。睡眠不够,人很难做到专注。
平常的生活本身不能训练人的专注力,但是在平常的生活中去营造仪式感,这样会提升我们的专注力。
⑤解决问题
之所以要通过解决问题去着手学习,是因为这样有任务,可以驱动我们去学习。
⑥设定目标
对于成年人来讲,觉得今天我学会了这个,明天可能会有用,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念头。成年人要开始学一样东西已经不容易了,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找准这个学习的切入点。如何找准切入点呢?作者建议直奔大师,不必从零基础开始,要去到哪里就从哪里开始。不过,这只适用于运动类知识,对于思考类知识还得踏踏实实从初级开始。
⑦名师
名师就是那种不仅能教你所学,还能教你怎么学的人;不仅能告诉你怎么走好脚下的路,还能指导你未来的路往哪里走,甚至在你迷路时可以帮你找回前进的方向。
另外,作者还强调反馈的重要性。学习要真正的有效,一定要有反馈。若有老师指导,老师自然会给你反馈。倘若自学,该如何获得反馈呢?作者提供了三种自己给自己制造反馈的方法。第一种写摘要。写摘要有两个规则,一是不要脱稿写,照着文本写;二是要用自己的语言来写。第二种制造反馈的方法,给自己录音。第三种,给自己录像。这三种方法分别是对文字、语音和肢体的训练提供的自己给自己制造反馈的方法,它已经包含极大的范围了。
最后,作者为我们打通了通向成功的最后一关:瓶颈。任何人在学习的时候都会遇到瓶颈。遇到瓶颈,我们要有明确的认识,你已经走的很远了,有些人还不如你;瓶颈不是极限,别人跑过去了,你卡在那儿了,肯定是有突破口的。遇到瓶颈的第一个原因,心态问题。心态调整的好,做一些事会相对比较容易。遇到瓶颈的第二个原因可能是你的涉猎范围不够广,想要突破它你就要不断的积累。那如果调整了心态,也不缺乏自信心,自己也闷头下了很多功夫,扩大了涉猎范围,可还是不能有所突破的话,可能你的问题在于专注度不够。这就需要另一种突破瓶颈的方法,那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更狭窄的范围内,以做到不去分心。
到此,这门课程介绍完毕。作者说过,将七个关键词的内容结合起来,就可以形成一套可以自控的,可以循环的,甚至可以升级的学习套路。
我呢,结合作者所写以及自己所学,总结了一套针对学不好的技能的方法:
学习套路
我来举一下例子:
早起,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绝对是有效目标,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都需要我们早起,但还是有很多人起不来。有一段时间我也起不来,因为冬天实在太冷了,被窝的诱惑又实在太大了。所以,我就上网去看一下其他人有什么好办法,毕竟这个属于运动类,只要模仿就行了。最后确定了一个,那就是将闹钟放远一点,这样闹钟一响就不得不起床去关掉它。这样好了一点,但关掉闹钟后立马有回到床上的冲动。后来我发现能不能早起就看起床的那一刻还有起床的下一刻,于是就修改了一下方案:设置闹钟(最好是那种需要手动关闭的那种),放远一点,闹钟一响,掀被子(完全掀开),起床,关闹钟,立马做30个俯卧撑。这样我就收获了一个又一个清醒的早晨。做俯卧撑是为了让自己清醒,其实能否早起很大程度上是看能否完成起床的动作以及打破早起时那种半醒的状态。当然做其它的也可以,但一定要是能在关闹钟后最快可以直接行动起来的那种,比如起蹲、高抬腿……最后我想强调一点,一次两次早起很容易,但要长期早起,一定要有任务或驱动,我由于11点才上班,所以没有早起的任务,但我要晨读,所以我有早起的驱动,到目前为止,我已早起快一年了,天天如此。早起不是什么需要养成的习惯,方法对就能早起。
骑自行车,这也是一个有效目标,而且属于典型的运动类技能。有些不会骑的人,会请人教他们学的方法,这是最差的,还有一些人会让人扶着骑,这个好点。我觉得这个我们应该向那些大胆的小孩学,什么技巧方法,直接上,摔了起来再骑,这样自己练,不要好一会就会了。
至于复杂一些的学习,那就要制定详细可执行方案了,具体可参考《刻意练习》《学习之道》《练习心态》这三本很强大的关于学习方法的书了。 0.0.0.0.2||《如何成为有效学习的高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