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温度的生活|有态度的人生】 第44篇
搜索公众号关注“坚果壳儿和糖罐子”
回复“晚安”,可以获得一条特别的推送
我虽然没去看《悲伤逆流成河》,前一阵却非常地应景。每天,从总经理办公室走出来,都需要大哭一场,才能开始生活。
有一天下雨,我一边走在雨中,一边哭。好在天黑,没有路人注意到我。
那种心情,就好像在深夜之中,看不到曙光的感觉。无尽的委屈,无处诉说,那么多想要做好的事情无能为力,困顿于现实中四处冲撞。
直到一次上级的“安抚会”上,我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难过了。
——表面看起来,是因为工作压力,实则是因为价值观的碾压。
那天是中秋节的前几天,公司总经理特地邀请几个总监级领导聚餐。席间,总少不了寒暄客套,嬉笑怒骂。
总监里多数都是70后,唯有三三两两的80后,明显的分成两派,80后显得那么的形单影只和格格不入。
70后是热闹的、喧嚣的,对于总经理的指示句句叫好。三不五时地举起酒杯,劝酒、敬酒、碰杯,一直是场面的重心。80后的总监们,都礼貌不失礼节的微笑,不喝酒不抽烟,像个旁观者。
席间,总经理问大家:“下次我们中秋节,去阳澄湖捉蟹好不好?”
一众70后总监们,镇臂高呼,一致说着好。还有好几个人就这个话题延展出如何捉蟹、如何吃蟹等一众话题,场面一度十分热络。
回头再看我们几个80后,埋头吃菜,偶尔抬头环顾四周,脸上挂着“礼貌不失体面”的微笑。
中途去洗手间的途中,就听见70后的总监和80后的总监“抱怨”:“大中秋节,不放假,组织大家去捉蟹,谁不想回家啊?”
80后的总监,依然是一副笑脸,笑而不答,足见涵养十足。
这样我想起来我的90后下属们。
也是一次节日,安排值班。我说出安排的时候,就听见一声“唉”,扭头就看见,90后的下属小姑娘,沮丧地窝在办公椅里,像个撒气的气球。
我就猜出来一大半,她多半是买了节日去旅游的车票了。后来私下了解,果然如此。
对于在大会上,她自己带出来的情绪,她也没想那么多,只是当下的自然反应,没想过会上要掩饰下,会下再和主管商量解决。
在我所在的职场小圈子,就是这么分布的,也许代表性不够,也许仍然需要佐证,但这个发现让我觉得很有趣。
70后的领导们,格外喜欢在会上一致拥护,会下来找我:“你看能不能和领导商量下,这个事情这么安排不合适。”
起初我很诧异,他可是会上带头提议的人啊。后来,也就习以为常地笑笑,默不作声了。
80后的领导们,会上沉默一片,会下也依然沉默一片,不议论不争议,只管执行旁观。从细枝末节,才能看出来他们偶有不满。
我之所以前一段时间压力那么大,总经理也和我解释,他给我们的压力太大了,但他认为我们应该能挺得住。我想,也许是我的沉默,让他理解为了默认。
这一次,我也学习了我的90后下属和00后的率性性格,彻头彻尾地将自己的难处摊开了来。
无奈的是,我依然没办法,让一个实业家,理解互联网、KOL、品牌投放的效应。很多次活动做的差强人意,我都难辞其咎,又无可奈何。
娱乐圈都盛赞何炅的高情商,处处体贴他人。可是,这样的处处周道,是否也意味着自己的处处忍让?把自我放得很低,很渺小,才能让身边每一个人满意。
反而是将情绪外放在脸上和行动上的90后,尽管外人觉得他们没有礼貌、是所谓的“真性情”,是情商低。
我却羡慕着这样的90后们。
在我的团队里,我尽力维护着他们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哪怕那么地微小。每一次,每一次,我都告诉他们,不管最后决策如何做,也许和正确的样子差很多,我都希望你们能记住“原本的样子”。
这话,其实也是说给我自己。
在觥筹交错中,笑而不答的我。在是非曲直前,不置可否的我。在人情世故里,坚持本心的我。
沉默是80后最后的坚持,90后的洒脱是我们奋斗的曙光。
总有一天,在我们沉默的坚持中,能看到00后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坚持。
文/坚果壳儿
校对/糖罐子
排版/坚果壳儿
作者简介:坚果壳儿,85后A型狮子座,理科女,品牌策划人,airbnb超赞房东。过着有温度的生活,追求有态度的人生,希望和你分享有趣的人和有趣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