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学,到底应该教到什么程度才是最终目标?最近读了两个案例,受到些许启发,但也产生一个疑问:难道教学的最高目标是把知识变成产品?
第一个案例。有一所学校,请了另一所学校的名师出题进行数学考试,考试成绩出来后,不是很理想,本来很自信的老师们一下慌了神,连呼超纲,一片抱怨声。后来有几个有心的老师对试题研究一番后,认为知识点绝没超纲,全在他们提供的命题标准里,挑战在于名师考的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第二个案例。在美国约翰·格伦初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是摆放、悬挂在教室里各式各样、立体的“产品”,学生在学完一个单元或一个内容后动手制作后的作品。地理教室天花板下,悬挂着高高低低的地球仪,那是学生地理课上的作品。在一节6年级英语课上,孩子们正在用木偶剧的形式表演童话。他们在课前制作了角色或人物的图像,然后贴在细竹竿上,在课上一边手里持着不同的角色图像,动手演示,一边还辅以台词。课后学生将木偶和剧本布置在教室里,成为英语阅读课后的“产品”。当学生学完某个部分时,老师的检验方式,不是最常规的考试、背诵、默写,而是动手制作。随之而来的,最重要的学习成果自然也不会是分数,而是“产品”。
从第一个案例可以看出,教学不单是教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学以致用。教给孩子数学知识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而是知识背后数学思维能力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向学生核心素养的转化。如果把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流程,那么第一步就是教会知识,第二步是运用知识。
从第二个案例可以看出,教学是在掌握知识获得能力的基础上,做出了产品,似乎做出产品才是教学的终极目的和最高境界。透过这众多的“产品”,我们似乎看到背后折射和隐喻着的课堂文化——知识的习得不是在传授和灌输中完成的,而是在动手实践中建构的。当产品时常出现在课堂上,就会完全颠覆以知识掌握为最终目标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学生知识掌握了多少,而是看重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达到了什么程度。当孩子们把知识变成一个产品时,他们的思维和理解力,都被盘活了。过去,孩子们把知识当作死记硬背的东西,都是一些静态的、沉闷的东西,但变成产品后,他们会觉得,这是我的输出,我的成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综合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掌握知识一一学会应用一一做出产品成为教学的三级目标。而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只完成了第一级目标,掌握知识,应付考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对于学生来说,怎么教就怎么学;对于教师来说,怎么考就怎么教。并且我们的老师大多是在应试教育下被灌输出来的一代,仍然在沿用着当年老师教育自己的方式,教育着自己的学生。考试就是个指挥棒,考什么怎么考?考知识还是考应用?考验的是出题者的理念、能力和水平。教什么怎么教?教知识还是教能力,考验的是教师的理念、能力和水平,是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陶行知先生很早就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倡导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在做中学,在做中建构知识。非常欣慰的是我们的中考高考命题都在变,体现了能力导向,价值导向。我们的老师要积极适应中考高考改革要求,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深入践行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提高教学水平,实现教学从教知识到会应用再到出产品的三级跳,让学生的学习深度发生。(2020年3月28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