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看了一篇演讲,而这篇演讲,让我真正明白了什么叫相见恨晚。这是复旦大学讲师熊浩的演讲,他的演讲题目是《为新时代发声•思辨》。
![](https://img.haomeiwen.com/i10541893/89244a7913daba64.jpg)
他带着一贯的沉稳和睿智,身穿一身黑色长衫,将他的故事娓娓道来。他介绍了一项他非常个人的兴趣爱好,辩论。
他说,当他爱上这项竞技的时候,总会被人来问这个问题,说:“有病吧,喜欢这东西,大学没有对口的专业吧?毕业以后没有对口的工作吧?没有办法把现实转化为收益吧?而且这件事看上去很不讨巧,你知道吗?一群人在既定的规则中有秩序地争吵。”看到这我确实很扎心,因为我也喜欢辩论。不过,熊浩接下去的演讲却更坚定了我的选择。
他说:“今天我想为辩论说几句话,首先,辩论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叫拓展你的新知……”接着,熊浩儒雅而不是风趣地将他与辩论的不解之缘娓娓道来。恰是一场美不胜收交响乐,令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我突然想到了我自己的学校,我们学校经常会有几个老师一起开一场篮球赛。然后我脑海里顿时有一个憧憬,那就是在熊浩教授所任教的大学,会不会有几个老师定期举办一场辩论赛呢?可惜我不知道。
熊浩在演讲的高潮,终于揭示了主题,那就是在这个充满新话语的新时代,请努力提高你的思辨能力。有的人可能会觉得这是无的放矢(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或不切实际),虚无缥缈的东西。而今天,我想谈一谈思辨。
![](https://img.haomeiwen.com/i10541893/aa39599dfdca9936.jpg)
首先,我们得先知道思辨是什么,简单的说,思辨是一种思考方式,一种多层面,多元化的思考方式。与其直接相关的就是熊浩教授所说的思辨能力。
那思辨能力又是什么呢?举个简单的例子,你能区分黑马和白马 ,这算有思辨能力吗?不算,因为你只要根据日常经验就能得出结论。而历史上一个著名的逻辑问题《白马非马》则需要你有较强的思辨能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10541893/035f9bb504046c70.jpg)
首先,我们从生活经验层面判断,白马它就是马呀,又怎么可能不是马。相信很多人都会这么想,那当时提出者公孙龙又是怎么说的呢?他大概是这么论证的:首先,我们要知道在“白马”这个词中,“马”是对这个物形的规定,而“白”则是对马颜色的限定,即白马就是白马,不是黑马,也不是黄马,可马却包括所有颜色的马,所以,白马不是马。
看完上面的这段论证,你是否还认为白马是马?也许你依然觉得白马是马,但你又无法说出上面这段论证的端倪。我们再从这个问题的根本层面出发,马是什么?马是一种在4000年前被人类驯服的草食性动物;那白马又是什么?白马是拥有白色体毛的一种在4000年前被人类驯服的草食性动物。由此看来,白马和马都是一种在4000年前被人类驯服的草食性动物,所以,白马是马。
可话虽然这么说,但在公孙龙的论证中,又丝毫找不到破绽。其实,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就是一则诡辩,看似符合逻辑,可在本质上,它又确确实实是违反逻辑的。现在,我们从逻辑思维层面来思考这个问题,白马在语文中,是一个偏正短语。即“马”是主语,是这个短语的中心语,“白”则是修饰,限定这个短语的限定语。而公孙龙则是将“白马”这个词完全分裂了开来,即“白”是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含义存在,把差异和统一绝对对立,从而违反了我们的逻辑,颠倒是非。
能像上述过程,对一个问题进行多层面的思考,并能清楚有力地说理,这就是思辨能力。
“我思故我在”,这是法国著名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神学家笛卡尔说的,他创造了我们熟悉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这句话则是他一生的写照。
思考,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技能,是人能高于动物最本质的原因。而在今天,我们怎么了,我们似乎越来越不爱思考,越来越不擅长思考。所以,请努力提高你的思辨能力,让我们多一种看事物的选择。
网友评论
不要问为什么我如此疯狂,因为本文的作者曾经点赞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