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3年4月25日。
晚上听歌,同样的一首歌,不同的人可以呈现出不同的东西。
比如《当你老了》和《父亲写的散文诗》,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由李健改编并演绎后,大大的提高了歌曲的格局和品味。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公开课,教材是一样的,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理解和运用,导致效果可能相差甚大。
对比着听了不同版本的这两首歌,我发现差距在于歌手的功底。而不同的教师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为专业素养和人文情怀的区别。
任何人想在某一领域里有所建树,都需要功底。功底是日积月累形成的无意识,甚至是条件反射,这是一种综合而近乎自动化的系统思维。
写到这里,恍然大悟以前并没有集约地利用好很多的时间。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要扎根,不要急功近利,要实践,不要坐而论道。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凸显实践的价值,不断学习,深刻反思,力求在实践性格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为很多的事情,当自身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意识不到、发现不了、反思也不深刻。
譬如写作,往往是坚持了多年才发现什么是笼统,如何避免做无用功,怎样更好地坚持理想……深感进步来之不易的同时,也明白要努力学习工作只争朝夕。
一事精致,便能动人。
一生只做好一件事情,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到极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要有匠人的专注。但是也不能忘记,我们更要求的是和光同尘,持续进步。所以,切不可年年重复自己,而应当在岁月的沉淀中不断更新自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时光会把你的专注嬗变成诗,把你的努力镌刻在一个叫命运的沙滩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