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工作和学习走向高效,前面我们分成「动力篇」和「执行篇」就说完了。这篇我们来聊聊「如何评估效率」的问题。
这个问题说难很难,说简单也很简单。我们不妨分别来说说为什么难,以及为什么简单,然后如何评估效率的问题也就自然清晰了。
为什么评估效率很难
在我使用时间记录法得到第一个完整一年的数据之后,我很想评估一下自己在工作、学习、读书、写作等方面的效率,以便来年针对性改进。
效率的直接计算方式不难定义,用结果除以时长就是了:
效率 = 产出量或进度 / 时长
因为我有完整时间记录数据,效率值也很好计算:
衡量工作的效率,就用某项具体工作的进度除以所花费的时长
衡量学习一门课程的效率,就用课程的进度除以所花费的时长
衡量读书的效率,就用读完的字数除以所花费的相应时长
衡量写作的效率,就用写出的字数除以所花费的时长
计算结果很容易出来了,但仔细一想,这个值似乎代表不了「真实效率」,因为「难度」并不是恒定的:
一项工作阶段不同,难度也就不同,我们不能说「花了更多时间攻克工作难题时的效率值就是比较低的」;更何况,还有很多工作无法用进度来表示
同一门课程的学习,有的章节难,有的章节简单,较难的一章花了 20 小时学完,较简单的一章花了 2 小时就学完了,我们并不能说「学习较难的一章时效率较低」
根据计算,我读非虚构类书(如《原则》)的速度是 413 字/分钟,读虚构类书(如小说)的速度是 440.5 字/分钟——理解不同类型内容的难度不同,所以也很难通过数据判断效率高低
我撰写 BlockTime 公众号文章的效率大约是 800 字/小时,但如果是写工作上的稿子,一般就慢很多,波动幅度也很大,平均大概在 500 字/小时。因为存在难度这个变量,效率无法直接比较,也很难衡量写作效率是否提高
所以,结论是——用结果数据评估效率是很难的。问题就在于存在「难度」这个变量。
当然,如果你有详细的时间记录,而且又很较真就是很想用数据量化效率的话,也是可以的。无非是需要多花点心思,按照难度给事情分类,尽量在同一个难度水平上,评估自己的效率值是多少,以及随着时间推移相同难度的事情处理效率是否有提高。
即便这个问题有解,我也不是很建议这么做。因为一味追求效率单一层次的量化,可能会逐渐丧失对效率更多元内涵的理解。
就拿读书举个例子吧:一本书如果读了某一段之后特别想停下来想想怎么办?特别想停下来写几句书评怎么办?停下来思考或者写书评肯定拖了读书效率值的后腿,但这些有可能是更有价值的行为。所以如果你用少量维度的数据去评估效率值,并以追求这个效率值的提高为目标,有可能会驯化自己的行为走上歧途,比如就会因为想保持或提高阅读速度而减少停下来思考和批注的次数,而这样做就得不偿失了。
我自己还是习惯用这个效率计算方式来评估每月码字的效率,但也只是作为参考,而不会拿它作为改进行动的唯一决策依据。
所以,用结果数据量化效率是很难的;没必要那么强调结果量化,因为很多事情细节不同,效率没法横向比较。我的建议是可以算算,心里对自己在处理不同事情时的效率水平有个基础锚点就好。
为什么评估效率又很简单
如果我们忘掉用结果数据衡量效率的思路,实际上还有一个更好用的评估效率的指标:看看自己每天有多长时间处于专注状态。
提到专注,有必要展开说说「心流」这个概念。
心流对应的英文单词是「flow」,取其滔滔不绝、井然有序流动之意。心流在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描述中,与「最优心理体验」的意思一致,那是一种稳稳地掌控自我意识的高度有序状态。
其实,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心流理解为「高度专注」。专注到只沉浸在自己所做的某件事情里,忘记了喜怒哀乐,忘记了时间流逝。
一个人最专注的状态,就是自己现有能力所能达到的效率极限状态,无非表现为在面对较难任务时工作速度会慢一些,面对简单任务时速度快一些。
这样说来,我们就不必纠结于在评估效率的时候考虑如何处理难度这个变量了——一个人每天所能高度专注做事的总时长,就是对效率最好的评估指标。
一般来说,一个人如果每天能有 3-5 小时处于心流或逼近心流的状态,这一天就可以说是效率很高了。
契克森米哈赖认为,心流的出现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清晰的目标
即时反馈
任务的难度和能力相匹配
这其中,「目标」和「即时反馈」我们在动力篇已经说过了,这里简单说一下第三个:任务的难度和能力相匹配。
如果任务过于简单,那么我们就会觉得不需要专注也能完成;如果任务过于困难,那么我们会因为无法开展任务而进入不到专注状态。能够产生心流最好的任务难度是:比你的能力稍微难一点——既不会觉得够不着,也不会觉得太无聊,这时候就需要集中注意力去挑战。
你可能会想,上哪去找这种恰好比能力难一点点的任务?实际上,很多任务都满足这个条件。因为当我们加快速度的时候,难度自然就会增加。比如,读内容比较简单的书或者学习比较简单的课程时,你可以刻意加快一些速度,这样就能够满足心流产生的条件。
你为什么想要高效?
「高效工作指南」这个系列到这里就结束了。最后,我们要回过头想一个问题:你为什么想要高效?
可能有的人是工作狂、事业狂,希望自己变得高效的目的,是能够做更多的事情(那么,这又是为了什么呢)。但我一直不提倡这种画风。在之前一篇文章里我提到说,自己追求效率是因为想要拥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
所以我的文章建议的「努力策略」是:每天3-4小时高度专注处理重要的事情,然后剩下的时间用来——①享受生活;②悠闲处理一些简单的、不怎么耗费心神的事情;③休息,恢复精力。
这才是我想要变得高效的目的。那么你呢?不妨先想想清楚这个问题。
不管你的目的是什么,高效的前提都是要对自己的时间重视起来,不能漠视其流逝,而客观结果则都是节省了时间。
卡尔·纽波特在《深度工作》一书中介绍了一种提高效率的方法,叫做「固定日程生产力」:给自己设定工作时间上限,每天到点儿就停止工作,或者每天达到一个工作时间上限后就停止工作。
这种策略的好处是,你会对自己的时间非常负责任。它会让我们更加重视自己的时间安排,杜绝在工作时间进行无效或低效的时间损耗。
我觉得这种策略很棒。不要给自己的低效留退路,不留备用时间,告诉自己必须高效起来,我们反而会赢得更多休闲惬意的自由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