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庄子》笔记195 游心于物之初 2019-08-11

《庄子》笔记195 游心于物之初 2019-08-11

作者: 海上明月共 | 来源:发表于2019-08-11 14:45 被阅读0次

田子方   第二十一

【原文21·4】

孔子见老聃,老聃新沐,方将被发而干,慹(zhe)然似非人。孔子便而待之,少焉见,曰:“丘也眩与,其信然与?向者先生形体掘若槁木,似遗物离人而立于独也。”老聃曰:“吾游心于物之初。”

孔子曰:“何谓邪?”曰:“心困焉而不能知,口辟焉而不能言,尝为汝议乎其将。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出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或为之纪而莫见其形。消息满虚,一晦一明,日改月化,日有所为,而莫见其功。生有所乎萌,死有所乎归,始终相反乎无端而莫知乎其所穷。非是也,且孰为之宗!”

【译文】

孔子拜见老聃,老聃刚洗了头,正披散着头发等待吹干,那凝神寂志、一动不动的样子好像木头人一样。孔子在门下屏蔽之处等候,不一会儿见到老聃,说:“是孔丘眼花了吗,抑或真是这样的呢?刚才先生的身形体态一动不动地真像是枯槁的树桩,好像遗忘了外物、脱离于人世而独立自存一样”。老聃说:“我是遨游于宇宙初始的境域。”

孔子问:“这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老聃说:“你心中困惑而不能理解,嘴巴封闭而不能谈论,还是让我为你说个大概。最为阴冷的阴气是那么肃肃寒冷,最为灼热的阳气是那么赫赫炎热,肃肃的阴气出自苍天,赫赫的阳气发自大地;阴阳二气相互交通融合因而产生万物,有时候还会成为万物的纲纪却不会显现出具体的形体。消逝、生长、满盈、虚空、时而晦暗时而显明,一天天地改变一月月地演化,每天都有所作为,却不能看到它造就万物、推演变化的功绩。生长有它萌发的初始阶段,死亡也有它消退败亡的归向,但是开始和终了相互循环没有开端也没有谁能够知道它们变化的穷尽。倘若不是这样,那么谁又能是万物的本源!

参考资料: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傅佩荣《傅佩荣译解庄子》

��j\�1�B�_F�z1

相关文章

  • 《庄子》笔记195 游心于物之初 2019-08-11

    田子方 第二十一 【原文21·4】 孔子见老聃,老聃新沐,方将被发而干,慹(zhe)然似非人。孔子便而待之,少焉见...

  • 每日一画 2018-11-6 孤独

    享受孤独,与世俗相处 庄子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庄子的精神境界高,乘物以游心,...

  • 乘物以游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

    乘物以游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庄子

  • 认识庄子

    今天看于丹写的《庄子》心得,得知庄子留下的文章并不多,之所以得名,是庄子是一个“乘物以游心”,可以“独与天地精神往...

  • 享受孤独,与世俗相处

    庄子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庄子的精神境界高,乘物以游心,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同...

  • 庄子.应帝王18

    《应帝王》是针对帝王而言的,因此得名。庄子认为,作为帝王应当“游心于谈,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这样天下方能...

  • 天地为岸,万物游心

    来自于《庄子》,“超然世外,欲乘物以游心,逍遥驰骋,必先了悟宇宙之真谛,才能至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下百川,因容...

  •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文/快乐心 #读朱光潜《人间至美》笔记# —宇宙的人情化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

  • 《庄子》学习笔记111

    这一段孔子与老聃的对话,主要讲述“游心于物之初”对于领悟大道的重要,也就是说要去感悟万物初始的混沌状态。在大道的作...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笔记195 游心于物之初 2019-08-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rqs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