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庄子》学习笔记111

《庄子》学习笔记111

作者: 来吃布丁 | 来源:发表于2021-09-16 20:44 被阅读0次

    这一段孔子与老聃的对话,主要讲述“游心于物之初”对于领悟大道的重要,也就是说要去感悟万物初始的混沌状态。在大道的作用下,一片混沌中演化出世间万物,体悟大道,理解万物同一的道理,便不会被外物、生死干扰了内心。

    孔子见老聃,老聃新沐,方将被发而干,蛰然似非人。孔子便而待之。少焉见,曰:“丘也眩与?其信然与?向者先生形体掘若槁木,似遗物离人而立于独也。”老聃曰:“吾游心于物之初。”

    孔子见老聃,老聃刚沐浴完,把头发散开待晾干,静止不动而不像是人。孔子在隐蔽处等待。过了一会见到老聃说:“是我眼花了吗?还是就是如此?刚见先生形体一动不动如同槁木一样,好像遗忘了外物、脱离了人世而独自存在一样。”老聃说:“我的心神遨游在万物初始的混沌状态中。”

    孔子曰:“何谓邪?”曰:“心困焉而不能知,口辟焉而不能言。尝为汝议乎其将: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或为之纪而莫见其形。消息满虚,一晦一明,日改月化,日有所为而莫见其功。生有所乎萌,死有所乎归,始终相反乎无端,而莫知乎其所穷。非是也,且孰为之宗!”

    孔子不解,老聃说:“你内心困惑而不能理解,嘴巴封闭而不能言说,我来为你大致说说。至阴与至阳来自苍天与大地,两者相互融合生成万物,有时成为万物的纲纪却不会显露形体。消亡、生息、满盈、空虚、晦暗、明亮,不断变化,每天都有作为,但却不见功绩。生的萌发,死的归宿,循环往复不知其终点。如果不是这样,什么才会是万物的本源!”

    孔子曰:“请问游是。”老聃曰:“夫得是至美至乐也。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孔子曰:“愿闻其方。”曰:“草食之兽,不疾易薮;水生之虫,不疾易水。行小变而不失其大常也,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夫天下也者,万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则四支百体将为尘垢,而死生终始将为昼夜,而莫之能滑,而况得丧祸福之所介乎!弃隶者若弃泥涂,知身贵于隶也。贵在于我而不失于变。且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夫孰足以患心!已为道者解乎此。”

    孔子询问大道初始的混沌状态。老聃说:“那是一种极致美好快乐的状态,达到这种状态的人称为至人。”孔子询问达到这种状态的方法,老聃说:“吃草的动物不担心更换沼泽,水里的虫子不担心更换水源,这是因为只有微小的变化而没有改变生命依赖的根本,喜怒哀乐便不会真正进入内心。天下是万物受恒一大道作用的地方。感悟大道与万物同化,形体终将化为尘土,死生不过也如昼夜变化,没有外物能干扰,更何况是了解是祸是福呢!遗弃附属的外物就应像遗弃泥土一样,自身应比外物更加珍贵。珍惜自我就不会因为外物变化而丧失本性。万物变化无穷无尽,有什么值得内心忧虑呢!领悟大道的人明白这些道理。”

    孔子曰:“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古之君子,孰能脱焉!”老聃曰:“不然。夫水之于汋也,无为而才自然矣;至人之于德也,不修而物不能离焉。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修焉!”孔子出,以告颜回曰:“丘之于道也,其犹醯鸡与!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

    孔子说:“您的德行同天地匹配,仍然借用至理名言来修养内心。古时的君子,又有谁不是这样呢!”老聃说:“不是这样的。水自然涌出,不借助人力才是自然,至人对于德行,无须努力培养,万物也不会脱离他的影响。就像天高、地厚、太阳与月亮的光辉,都是自然而然,不需要修养。”孔子从老聃那出来,对颜回说:“我对于大道,就如同小虫那样无知。我若没有先生的启蒙,便不知天地的博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学习笔记1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phl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