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段时间,曾经沸沸扬扬的ICO被瞬间叫停,连带着国内三大比特币交易平台宣布要在月底前停止交易。
一瞬间,各种群里人声鼎沸,大家都在相互询问谁是最后那一拨被收割的韭菜。姐的大学群里,就有好几个同学哀嚎刚入场就被清场,血汗钱瞬间蒸发。
但其实,只要理性分析ICO是否值得投资,就能发现它的风险非常大。
从上市审核角度看,企业为什么要做ICO?肯定是还不能做IPO。而ICO作为一种上市行为,却没有上市审核这个环节,风险巨大。如果ICO的企业破产,投资的每一分钱就都大了水漂。
从融资角度看,如果一家企业的资质非常好,基本就会被各种风险投资追着跑,争着给你投钱,根本不需要ICO。所以从另一个角度看,那些会来做ICO的企业本身就存在巨大的风险。ICO被叫停后,曝光出来的产业一条龙,甚至连白皮书都不用,就可以进行ICO,连产品什么的都没有,更可以说明风险的巨大。
从概念角度看,互联网上每个时期的风口都不同,为了让自己的企业能够发起来,一个有效的办法都是将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往风口标签上套。比如之前的P2P(这个概念就被很多非法传销机构给贴牌使用)、共享(仔细想想,所谓的共享单车,其实实质是租赁,但如果不借用共享的概念,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的关注和资金呢?)等等。而ICO就更容易被非法机构套用为非法集资的一个手段。
从这几个角度分析,ICO的风险本身就很大。更何况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从默默无闻到路人皆知,完全不懂项目不懂概念的中国大妈都杀进这个市场,是不是像极了之前疯狂的股市、黄金市场?
当然,你完全可以说这种分析是马后炮。
但是,如果你对这个市场不熟,那就更要分析各种风险可能,定好止损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往里冲,或许还能求得一线生机。
当然,对ICO本身来说,光有止损线是不够的,得做好血本无归的准备。
2、
前段时间,姐一同学在朋友圈晒出了一张证书。她家小孩,才小学三年级,就满盾通过了剑桥三级的英语考试。果然是别人家的小孩啊(泪)。
要知道,剑桥三级英语考试,且不说词汇量要求,更难的是对语法的要求,要能熟练掌握至少6种语法,包括现在时,过去时,现在完成时,现在进行时,被动语态,将来时等。想一想,这些语法可是咱们学了多少年的啊。
那么她家小孩是怎么在短短两个月内搞定考试的呢?
她说她家小孩的秘籍就是有一份“检查清单”。
每个句子完成之后,她家小孩都会根据自己列出的要点进行检查,以保证不要出错。
检查清单摘要如下:
每个句子只能有一个动词,不能有两个动词。
一个句子中前后时态要一致。
名词有单复数,和动词用的一样不一样。
名词分为可数不可数。
固定搭配。
(请忽略以上句子本身的语法和顺序吧,因为姐真的只是摘抄这位三年级小朋友自己列的要点,捂脸)
通过这种清单式的检查方式,她家孩子的语法错误率从30%直接下降为0,基本可以做到看得懂的句子不出错(感觉姐要拜她家小孩为师了,泪)
3、
你会说,
姐,这两个故事的跨度有点大,你到底想要说什么?
好吧,姐其实想说的是,小到应付考试,大到各种决策,我们都需要一张“检查清单”。
查理.芒格非常推崇“检查清单”的方法:
“聪明的飞行员即使才华再过人,经验再丰富,也绝不会不使用检查清单。
至于聪明人怎么会经常犯错呢?
那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做到我让你们做的事情:使用一张检查清单。”
比如说,在进行投资和决策时,他就整理出了一份包含风险、独立、准备、谦虚、严格分析、配置、耐心、决心、改变、专注这几个考量方面的“检查清单”。
然后,根据投资项目的特点,根据清单分模块一一对照,才有了至今无人超越的投资收益率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投资公司。
当然,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查理.芒格,但这种思考方式却是我们可以复制、借鉴的。
就“检查清单”本身而言,其实有个普遍套路。
作为对目标的对照和牵引,原则上来说,检查清单上应该包括为了完成这个目标,要做什么、不做什么的具体说明。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就是,检查清单上一定要有“不做什么”。
所谓“不做什么”,就是逆向思维,也可以说是风险管控,保证你不误入歧途,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不该浪费的地方。
假设,你想留在大城市奋斗,你的检查清单至少要包括下面内容。
你具备怎样的条件:健康、体力、精力、家庭、专业、学校、其他资源等;
你想达成怎样的生活?
为了达成这样的生活,你需要付出什么?
这样的难度和付出,是否在能力范围?
如果在,你要做什么?
如果不在,你要做什么?
如果付出了,仍然没有达到你的预期,有没有足够强大的内心接受这样的现实?
如果有,接下来该做什么?
如果没有,接下来该做什么?
为了保证能够留在大城市,你不能做什么?(如,不酗酒,不参与赌博,不能月光等。。。)
你看,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列出了一系列要做的事情之后,一定要有几项“不能做什么”的事情,提醒自己注意风险。
最近小米的风头正劲,雷军笑言,自从苹果发布会之后,小米的手机卖得更好了(套路好深,捂脸)。
为什么呢?因为全面屏这个设计方向其实是小米先提出来并且实现的。
这个点子从2014年开始酝酿,历经三年才成型。整个设计研发的过程异常困难和纠结,但因为有了“不做什么”检查清单的存在和纠偏——不做一模一样的手机,最终才有了全面屏的问世,从而主导了未来手机设计的方向。
甚至在就业的选择上,特劳特也给出类似的建议:
当你不知道哪些是朝阳行业时,请列出那些明显的夕阳产业,确保自己不去那里就好了。
查理曾经说过一个乡下人的故事,以凸显逆向思维的重要性:
“曾经有个乡下人说,要是知道我会是在哪里就好了,那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
“不做什么”,就是让你知道,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分叉。在你不知道去哪里的时候,至少不要去那些明显不是目的地的地方。
这样一份严格意义上的“检查清单”,至少可以保证在现有的认知下,在既定的能力圈范围内,你出错的概率最小。从这个角度看,你已经跑赢了大多数人。
至于清单上的模型够不够完善,考虑的方面够不够周全,那是由认知层面决定的,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