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这种体验,越来越不会聊天了。问得多吧,人家说你查户口呢;不说话吧,人家说你没有用心听;强势点吧,人家不喜欢听你说话;只“哼”“哈”的,人家说你无趣,不了解人家。
好难呀,聊天什么时候变成力气活了。好比踢了一场90分钟的足球,卸了8个小时的货,打了半天的群架。
或许不对,比那些体力劳动都累。
还有甚者,直接把天聊死。这世上的死法又多了一种——“聊天死”。
其实,聊天没那么可怕,也不会“猛如虎”,为什么我们那么怕呢?
除了一些个体原因,大多数逃不出三个字——“不会聊”。
父母时代,通讯设备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人们只要一出门招呼声不断:“吃了没?”“去哪呀?”“接孩子呐?”都可以随口一问。
现在,手机、平板、学习机,所有以前通过人才能产生的了解,依赖工具都能完成。尤其在qq、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横空出世之后,人与人之间的链接也越来越弱了。
导致,不敢说话,不会说话,不想说话。
人人都是“手机控”。
和社交软件上对面的或“人”或“神”聊的酣畅淋漓,八辈子没见过,所有心底里最不起眼的小秘密,也被掰开了揉碎了分享几多遍。却唯独不愿正眼瞧,仔细大量一下坐在身边的我你他。
Oh,my god!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太快。
快的我都有点不知所措。
好,重点来了。
不就聊天吗?还能把活人吓死?
聊天吓不死人,吓死人的,是背后的不自信,孤独寂寞冷。
人生大道理咱听得多了,还是先把聊天小技巧学到手,才能改变世界呀!哈哈!
在我看来,聊天有三点需要思考:
1和谁聊 2 怎么聊 3 聊什么
@和谁聊
答案是和人聊。
有点无稽之谈的感觉吧?不要紧,这个正常。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人不鬼说胡话”,这被我们用作贬义形容的古话,听起来一点都不陌生。
就这一点就已经说明聊天的真义了。
和不同人说不同的话。
和孩子别聊工作,和老人别聊压力,在失恋人面前别秀恩爱,在酒鬼面前别把他扁的一文不值。
除此之外,随便聊。
谈谈人生,聊聊理想,不亦快哉。
否则,听不懂的还好,触了别人霉头,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即便什么都没发生,给别人增加负担,顺带泼盆凉水,也不是君子所为啊。
所以,和人聊天前,尤其是和重要人物聊天前,一定要做些准备工作,了解他的喜好,规避一些麻烦。让双方高兴的事多做,让别人难堪的话不说,是一个人修养的直接体现。
@怎么聊
闲话少叙,直切主题。
简单粗暴点就是“跟着对方思维走”。
这个时代,了解一个人渠道太多了。单凭一张嘴,自己都说不清楚自己是谁,还不如各类证件清楚你的“来龙去脉”呢。
所以,通过自己嘴巴证明自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就别费尽心思的去证明自己有多快,多高,多强了。
一句玩笑话:让历史自己去评说。
当然,说话的功能除了让别人了解自己,证明自己,发牢骚,抱怨指责外,还有没有一项正儿八经的功能呢?
答案是有。
如今是信息时代,信息很值钱,不了解信息的都赚不了钱。环境,平台,人脉,少了哪一样能赚到钱?
话说回来,和聊天有关系吗?
有。
听我慢慢道来。
聊天就是目前获取信息的一种较为真实的渠道,当然这需要一点基本功。
首先,你得和人家聊的开心,聊的尽兴,人家把你视为知己,才可能对你和盘托出。
此其一。
其二,你得具备基本的察言观色洞察力,将听到的看到的和在其他地方了解的,通过自己的大脑加工思考分析后,得出结论。这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多磨炼的技能。是可以习得的,不是天生带来的。
具备了这两点,即便他在语言上想“瞒天过海”,行为举止上也会在光天白日下被扒得干干净净。
人家开心,尽兴,我们就受益匪浅,这一举两得的事,你不愿意干吗?
想干,就随着人家思路走咯,人说东,你就东,人说西,你就西,嘴上谈笑风生,大脑计量得失。不过这是高阶,得积累修炼后才能达到。
我们普通人就做一点细节——录音。
打电话录音好一点,聊天录音怕被无端揣测或是直接被打。
当然,别想偏了,这么做的目的是——练习。
普通人脑子一心不能二用,我们在打电话过程中,只做一件事——跟着对方思路聊天,这样聊天时不会聊死的,总有话说。
比如:“今天中午吃什么?”
“吃米饭。”
“有什么好菜呀?”
“鸡蛋西红柿。”
“哦,最近西红柿好贵呀,你那价格怎么样?”
“还好。”
“说明你们老板还不错咯?肯给你们发工资。”
“就那样吧。你最近怎样?”
……
就是这样。
只要对方不烦你,愿意和你聊天,再不会聊天的人,被你关心的一塌糊涂时,都会反过来和你聊。
所以,只要跟着思路感觉走就好了,说什么不重要,录下来就好了。
紧接着,通话结束后,反复听录音,这么做有三个目的:
1.直接得到信息。比如:你问他答。
2.推测话语背后的意思。比如:女孩子对男孩子说:我们分手吧。背后的意思是女孩想让男孩多关心一下他。
3.通过对方说话的语气、语速、内容,判断对方的性格,处事方式和最近交往的朋友圈。
比如:对方可以吃米饭或者喜欢吃。西红柿在当地价格网上查或者同城比对后,得出结论:要不对方不差钱,要不对方不亏嘴。再不济,也是代表当地的一个菜价,多调查多研究后,有可能是个商机。最起码可以得出对方目前的生活水平在哪个档次。工资水平就不说了,各自发挥。
我们在反复听的过程中,还可以就自己的表达水平,沟通能力,找一找可以改进的地方,记下来,然后改进。一次会比一次好。
如果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一起听录音,反复练习,进步会更快哦。
这只是一种训练有意识说话的方法,感兴趣可以自行开发其他方法。
@聊什么
这个不用多说,上聊天文,下说地理,中间人情世故,都是可以聊的内容。
要言之有物,别空泛吹牛,最起码保持沉默,装高冷,也是一种别人不敢小瞧的架势。否则,吹破牛皮,失了信任,总归是不好的。
如果,你发现,没聊的,那可能似乎好像你该小休一下,去丰富一下自己的业余生活了。

这个时代,除非你自我发现,反省,改进,别人是不会告诉你真相的。别吹破了牛皮,溅自己一脸口水。
一句话:多读书,读好书,抽空旅个游,长长见识,不枉此生啊。
最后,好好说话,认真聊天,需要专业的态度,没态度说啥都不好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