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偶像很多人想到的会是某位明星艺人,体育明星,或是其他什么方面的明星。
而我说起曾经的偶像,脑海里第一跃出的却是她,下海之后去的第一家公司的创始人(之一)——Alice老师。
第一眼见到她的时候,她正是人到中年,身材适中略偏瘦,皮肤白净,气质优雅知性,尽管衣着简约,却透着一丝藏不住的高贵。
的确,Alice出身名门。她的祖父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爱国人士,为新中国诞生做出过重要贡献。然而,在后来那个“10年”时期却遭遇了厄运。
Alice本人毕业于知名大学中文系,有着深厚的文学修养,曾经获得过茅盾文学奖。仅这一点就让爱写作的人心生钦佩。她的先生是中国顶尖大学中文系的资深教授。所以她基本上符合文人做企业了。
公司创立伊始,她为公司确定的形象定位就是高起点,公关活动做得与众不同,很有文化内涵。她第一时间就创立了企业文化内刊,并亲自担任主编。每一期杂志都能读到她文字清新的散文、随笔。我也会写一些会议和活动通讯报道。但是论文学性却完全谈不上。后来,因为我所在部门的职责,加上我个人兴趣,我斗胆接过了内刊主编的任务。后来有机会向她请教写作秘笈,她说要多读,多输入,然后才有东西输出。多看名家是怎么写的。几句话受益至今。
Alice是公司的外交大使,公司对外的重要关系基本上是由她亲自负责。曾经不止一次有机会跟随她一起出去拜访领导或专家,她热情坦诚、自信优雅的气质,让人如沐春风,也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很多专家、客户都被她的魅力打动,而乐意无条件的帮助她。她也记得别人的好,记得感恩。
她为初创期的公司解决了很多难题。在我的心目中,她是一位超有魅力,超有能量的女性。
然而曾经的一个瞬间,也让我看到了她的无奈,同时也看到了她的淡定。那是一件在别人眼里被忽略,或根本就没有注意到的事情,不经意间定格在我的记忆里。
公司曾经参加一个行业学会的大型活动,我们和其他一些企业一起,在会场大厅布设展位,当领导们进场的时候,大家都迎上去,请领导来展位参观,合影留念。那天,有一位重要的领导,在看过其他展位后,路过我们的展位,却没有停下,我提醒Alice是不是主动邀请一下,但后来最终那位领导没有过来我们的展位。那一刻,我在她的脸上看到一丝遗憾和一丝无奈,但仅仅是一闪,然后就风轻云淡了。那一刻我意识到,再有能量的人,也会经历到无奈和无力的时候。而她随即淡定的微笑告诉我,当你对世界无能为力的时候,接受或许就是那一刻最有风度的态度。
有一年,公司曾经赞助了一个大学生乐队赴新加坡交流活动,我代表公司作为团队的副领队。那时Alice为了继承家族的产业已经离开公司了。因为她之前与新加坡方面有着良好的关系资源,受邀做为代表团的顾问,帮助与新加坡有关方面联络。其时正是暑假,为了节约经费,乐队大队人马都住在新加坡的大学宿舍,Alice也和我们住在一起,睡学生宿舍的单人床,其实她完全可以去住舒适一点的酒店。她说自己中学毕业插队下乡,最艰苦的生活都经历过,现在住学生宿舍没有什么,无论好日子、苦日子,对她来说早已宠辱不惊。我更加理解了,她的优雅坚定的气质从何而来。除了遗传的因素,读书写作,她的人生的阅历也都写在了脸上。
说到写作,Alice也是很勤奋的,笔耕不辍。无论出访参观,还是个人的一些重要活动经历,随时就有一篇精彩的随笔出来。她离开公司多年,每一期内刊我们都向她约稿,她的每一篇美文都成为那期内刊最亮丽的风景线。她对于祖父的爱国事迹与商业智慧思想的纪念整理,更是不遗余力。推动策划了很多图书以及纪念活动,为今人和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和文化财富。
作为一个并不强壮的女子,她除了工作,还挑起了管理全家人的生活和健康的重担,照顾年迈体弱的父母,还有先生的日常照顾,还帮助孩子照顾家庭,里里外外,非常不轻松,但是所有的事情都在她的神闲气定中一一化解。有一段时间听说她患了重疾,做了手术治疗,很多人会因此身心垮掉,但是她看上去依然波澜不惊。身体康复之后,又继续家里家外的操劳。
20年过去,曾经年轻的我到了当初认识她的时候她的年纪,进入人生中场,而Alice已步入老年。我们并不经常联系,但是一直关注和挂念她。前不久在朋友圈看到她参加一个纪念活动,已经70多岁的她,身材几乎和20年前一样,气质依旧优雅,只是脸上平添了几分岁月的痕迹。
写到这里,我知道了为什么说到偶像会想起她,我欣赏她的气质,她让我相信了一个人优雅到老的可能;我羡慕她的学养和即便百忙之中依然可以妙笔著文章,让说因为忙而没时间写作的人再无借口;我钦佩她的自律、勤勉和担当,而最感染我的是她的淡定自若,那种不慌不忙的坚强,这是我在很多有贵族基因的人身上看到的共同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