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块链治理问题,是研究通证中涉及的一个话题。
首先,先谈治理,根据MBA智库的定义:
治理(Governance) 治理一词在政治学领域,通常指国家治理,即政府如何运用国家权力(治权)来管理国家和人民。在商业领域,又延伸到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指公司等组织中的管理方式和制度等。
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CGG)对治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治理”是指“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法的总和,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制度安排。
“治理”的概念进一步延伸到区块链领域,治理是关于人们如何集体协调执行什么决策、使用什么过程、要具有什么规范以及在协调过程中采用什么机制。
区块链治理可以分为链上治理和链下治理。
链上治理:
链上治理使得协议方可以决定区块链本身的发展方向。这里的参与方包括通证持有者、开发者
网络运营者(矿工或者见证人)。链上治理将更改建议写入区块链协议和代码中,开发者可以将建议的更改提交到区块链的更新中,而每个通证持有者可以对此投出赞成票或者反对票。
链上治理的目的是为达成共识提供一条明确的道路。链上治理可能涉及哪些领域?它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三个主题:
•现有协议和区块链参数的更改。
•追溯更改区块链的状态。
•相关补贴的分配
链上治理带有一些理想色彩,它尝试摆脱传统组织结构中人治带来的不确定性,改为高度机械化、自治化的民主。
链下治理:
早期很多区块链项目采用的管理方式就是链下治理,由社区信任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小组,负责区块链的治理和利益的划分。
比如比特币的BIP(Bitcoin Improvement Proposal的单词字母缩写,是比特币改进提议,指比特币社区成员所提交的一系列改进比特币的提议)组织架构比较松散,主要由Github上的一些开发者和社区成员组成。
全世界的开发者都有权对网络更新作出贡献。从本质上来说,比特币改进协议(BIP)是一种设计文档,主要为全网带来新的功能或信息。
由于比特币的开源本质以及其系统中不存在中央机构,比特币软件鼓励开发者使用BIP作为一种交流意见、互换信息的主要方式。
参与者提出一些对比特币升级的提案,矿工可以通过区块的额外信息表达支持或不支持某种升级。但矿工的所有行为都是非强制性的,当升级真正发生时,矿工仍可以选择仅支持旧的协议,而对新协议视而不见。
链上治理与链下治理的区别在于,在链上治理协议中,参与者需要采取行动才能参与治理过程。而链下治理中,大部分人可能并不知道也无法影响治理过程,一个比较著名的链下治理的例子就是比特币区块大小的争论。
区块链治理是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利益分配、激励、权力的制衡。Coinbase联合创始人Fred Ehrsam所撰写的一篇专门谈区块链治理的博客中提到:
区块链治理不是一个可以被设计的问题,它是一个动态迭代更新的过程,是一个社会问题,区块链治理参与者的信息边界和激励机制制约了他们的协调能力。
【串讲】系列重点是针对有一定基础的朋友学习和梳理区块链知识地图的脉络。
如果您是刚入门的小白,对一些基本概念还很模糊,请参考币乎其他入门文章(利用搜索工具:bihubang.com),如果您是币圈老韭菜,欢迎指正和提供建议。
区块链布道,我们一起前行
本文参考内容:《区块链-从数字货币到信用社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