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一分钟演讲群“造梦成长营”的第二次主题打卡主题是“离开舒适区”,其中一个学生仔“阳阳的小事”在他的一分钟分享里提到了“盲维”和“强弱链接关系”。“盲维”是我第一次听到。而“强弱连接”以前有听过,但没有仔细留心过。
加入1分钟演讲群的起因是是看到了同事参加了读书会后的改变。而同事其实和我没有很强的工作连接,有意思我想多了解了解。
R
专注度提升,效果随之不一样
I
相同的知识点,当时听过就过只是简单的记住了名字,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现在却可以做到马上去了解,不同点应该在于学习的意识的增强,所带来的专注度更高。
因为我对这个投入了专注度,所以我主动的去了解,并马上把感受留言给学生仔,得到的回应是他又提了名词“六度分隔理论”。
百度了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理论。原来它的意思是说,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这个理论想说明,社会中普遍存在着“弱纽带”,虽然说是“弱”连接,但是在社会生活中却发挥着非常强大的作用。有很多人在找工作时会体会到这种弱纽带的效果。我身边就有这样的案例。
孩子报名参加了学校的夏令营。为及时方便的了解关注孩子在夏令营的情况,我和带队的生活老师互加了微信。这是一个相对很弱的连接,可以说短短一周都不到,随后我们几乎没有互动,连最简单方便的点赞都没有。
因为第三方用人单位的不给力,重压之下我不得不在自己的朋友圈发布招人消息。记得当时朋友圈上面特意提了三不强调。即不强调学历、年龄、性别,要求能吃苦耐劳懂一定的电脑基础。这位生活老师看了朋友圈的招聘推荐了人来面试。经试用发现应聘者工作能力很强,很快上手。到现在为止已经工作五个多月了。后来我才了解,应聘者是生活老师的晚辈,之前在广西,因为生小孩回武汉,刚好那段时间想找工作,但因为学历不够过硬,恰好遇到了我们重实操不在乎学历的“机会”。这算不算典型的通过弱纽带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非常“相近”。
试想,如果不是孩子正好报名参加了那一次的暑假夏令营,又正好是这个生活老师的带队。我们不会互加好友。而因为是孩子同校的生活老师,我没有按普通的“一次性”交往删除好友,这样我的用人需求和她晚辈的求职需求就这么幸运的相遇。在我和应聘者之间连六都没到,只是四。
理论的提出者又通过数学公式给出了:若每个人平均认识260人,其六度就是260↑6 =1,188,137,600,000。消除一些节点重复,那也几乎覆盖了整个地球人口若干多多倍。可能别人不信,我还比较相信,我感觉这个世界真的非常小。
某次外出学习认识了一个很优秀的女性,刚好我们分在了一个小组。短短的三天我们交往非常愉快。相互加了微信好友。七个月过去了,我们互动并不多,只是在过年过节的时候相互点个赞,或者问个好。前段时间因为工作原因我加了甲方单位某负责人微信。微信有个功能是相互之间的好友点赞他们看得到的。这位负责人告诉我,他看到她和我的互动了她是他系统老同事,原单位解散后大家各自去了不同的部门。她也验证了这位甲方领导的内容,感慨唉世界好大又好小,然后三个人,约吃。随后一下感觉同这两位的关系近了些。并约她参加一个社会活动,结果又巧了,我们请来的重量级嘉宾竟然和她是同门师姐弟。哈哈哈哈哈我是不是专门来验证这个理论的。
我就在想为什么偏偏是“六度分隔”而不是“七度、八度”或者“千百度”呢?好奇心一起,继续了解。又冒出个新名词“150法则(Rule Of 150)”——人际关系网络的小世界性质的另外一个特征,从“150定律”来寻找答案。
从欧洲发源的“赫特兄弟会”有一个不成文的严格规定:每当聚居人数超过150人的规模,他们就把它变成两个,再各自发展。“把人群控制在150人以下似乎是管理人群的一个最佳和最有效的方式。”我所在的潜水基地对学员潜友管理器就是百人为一上限。满一百再新开群,难道他们是学了“150法则”?
虽然学习了6度分隔理论和150法则,用理论来归纳了生活中“世界很小”的这样的一个人际关系。但实际生活中我的经验和体会:人生中有重大重要的事情需要帮助时,还是为数不多的强连接的人帮助的靠谱。当你和一个有缘分的人从认识开始建立起弱连接,有可能有一天会成为强连接。妙不可言。
D
今天重点复习了容易读错的字和成语。还了解了一下断句。复习了普通话考试里面设计的单音节。
虽然1分钟演讲规定的是每周两次打卡。但我每天都在打卡。把一分钟之外还想表达的或有新认知的说不完的再对它进行一个复盘。
今天打卡就说说150法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