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旬开始就一直想写作,在疫情前就有这样的写作欲望。
一是,小时候就喜欢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是,自己在2019年的时候到了30而立的年龄,意识到该做“减法”了,也是得跟过去几年的经历做个清理,该做吸收或者回忆。12年毕业时,写了篇给自己的文章,希望自己在30岁前多闯闯,工作只求多收货,至于收入赚个生活费就够;30岁后就该告个段落,做出接下来生活或者工作的一些抉择了。我也忘了为什么那时候会这么想,也许那时候看了篇鸡汤或者听过来人所述。当时这样的决定,回过头来看,我对自己23-30岁的经历算满意的,毕竟我太平凡,能够开眼看看中国的各个地方对我来说已经算奢侈,更别提一些影响我的经历。(Ps:感谢父母给了我足够多的时间和自由。)
2012年7月14日我来到了自己步入社会的第一站,哈尔滨。这里的一切对一个出生在浙江海边的人来说,是无比的新奇。不仅仅是哈尔滨的气候,还有这里的风俗民情。在哈尔滨我呆了3年多,直到16年年初才换了站到了上海。16年3月,我到了上海,那天到达“上海中心”的高层往外望,让人感叹:这么梦幻而有真实。两年上海世纪大道附近的生活、工作,到处是“金融”、“投资”的高大上话题,那两年正好经历了P2P的疯狂和暴雷,见楼起、见楼塌,不真实却就在眼前发生,上海经历对我来说是梦幻而有真实的。18-19年在杭州,两年多互联网项目、智能行车记录仪项目,真实而又梦幻的经历。真实的是每天和程序员们混一起,没日没夜的工作,后来才知道,自己办公的地方离西湖就2公里。梦幻是,到处都是互联网人员、互联网项目,经常去的餐厅,听“支某宝”程序们讨论的话题过几天可能在自己手机上就体验到了。以上三个截然不同味道的城市,让我收获的很多。
当然去过其他的地方很多,但最多是10来天,谈不上什么感触。包括在做平行进口车期间,我跑遍了中国各大港口、还有多次出差到迪拜,只能说和这里“萍水相逢”过,有些邂逅的味道。
在这近8年多时间里,我做过大大小小的事情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工作:商业地产招商、商业地产的活动运营、会员新媒体运营、汽车互联网项目、平行进口车、企业saas系统、APP项目管理、智能行车记录仪。这里涉及到以下几个行业:地产、商业广场运营、新媒体运营、贸易、软件、IOT,当然这些全部都是围绕着汽车,通过深入汽车这一细分领域,横跨了以上这些行业。只能说精于“汽车”,至于其他领域也就略懂的程度,起到了开拓眼界的作用。精于“汽车”的程度能得到“**之家”的邀请算是对我这几年努力最大的肯定。但是我心里一直清楚,汽车并不是我想从事一辈的事业,而我通过这个“窗”看到了更精彩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