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2-16《大国大城》

2019-02-16《大国大城》

作者: 比邻心理 | 来源:发表于2019-02-16 22:40 被阅读0次

姓名:依米

书名:《大国达成》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7月第1版

读书笔记提交时间:2019年2月16日

一、整体上来说,这本书在谈什么?/作者表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城市里的工业和服务业才是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的来源,城市化才是提高农村收入和教育回报的长远之道”;本书的副标题是当代中国的统一、发展与平衡,在这三个目标上,作者借助欧美国家的城市化例子,说明从宏观视角看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是受阻的,而不是城市化过度,以此拖慢了整体的经济发展速度,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与两点因素有关,一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没有足够的预判,二是不恰当的行政干预;作者在提到农民工的问题上,有一个思路被反复提及,即土地和户籍政策挂钩。

二、在书中,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者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先是提出问题——“大国难题”,有移民问题,有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还有政府与市场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和定位的问题;后面提出解决之道——“大城之解”,将中国城市的发展置于经济规律之下,针对一些“城市病”开处方,比如开放户籍政策,加速集聚,促进文化融合

三、作者在论述以上内容时,最令你印象深刻的是哪个案例或论证过程?他是怎么呈现或论证的?

举例《舌尖上的中国》采松茸,说明自由移民的好处:保证一国居民最大化自己收入的权利,让人们到能够获得更高收入的地方工作,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从热门的影视题材出发,抓到其背后呈现的经济和人口学的规律,解释的深入浅出。

四、请将书中重要的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可以是全部章节)

大国难题

第一章:中国经济的欧洲化(商品市场的分割-分权体制、生产要素市场的分割-劳动力、资本和土地)

第二章:在集聚中走向平衡(澄清三个误解:中国出现了人口过度向沿海特大城市集聚的问题?如果不进行政府管制,集聚现象会越来越严重?人口集聚会导致地区间差距越来越大?)

第三章:打破大国发展的“不可能三角”——将经济资源和人口的均匀分布意义是哪个的“平衡”,转变为人均GDP、人均实际收入和生活质量桑的“平衡”,而这种平衡需要在人口的流动过程中实现。

第四章:警惕“扭曲之手”——以邻为壑的经济增长

大城之解:说明大城市发展的好处和发展前景,对“城市病”,提出解决方案。

五、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请说明你认为有道理或者有待商榷的部分。

本书在解答当今中国城市化的现状所面临的问题时,有部分道理。作者会从普遍规律中找到对应的解决思路,对中国城市化发展是持有很乐观态度的,在剖析现状时,也会尖锐的指出当今的政策漏洞和疏忽,“在讨论公共政策的时候,每个公民所持有的观点应该与自己的身份无关”,在这点上,这是一种很理想化的假设,恐怕很难实现。

六、这本书和你有什么关系?

作为一个典型的“北漂”,这本书在讲到“自由移民”这个议题的时候,我的代入感很强,以往,我仅仅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去解释自己离开老家来北京工作的原因,但身处这个时代,我的个人行为又有哪些典型性呢?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它和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本书给我一些答案和思考;同时作为一个农民工二代,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对这种背井离乡和当地文化融合的种种窘境深有体会,与我的父母一致的地方在于,在这个城市里,我们还是无法真正融入到这个城市,与他们不同的是,我在这个过程中,多了一些反思,固化的阶层尽管很难打破,但我相信在这里,还是有我的一席之地。

七、其他感受。(任何你认为在前面六个问题中没有提及的,但又非常重要的内容)

姓名:依米

书名:《大国达成》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7月第1版

读书笔记提交时间:2019年2月16日

一、整体上来说,这本书在谈什么?/作者表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城市里的工业和服务业才是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的来源,城市化才是提高农村收入和教育回报的长远之道”;本书的副标题是当代中国的统一、发展与平衡,在这三个目标上,作者借助欧美国家的城市化例子,说明从宏观视角看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是受阻的,而不是城市化过度,以此拖慢了整体的经济发展速度,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与两点因素有关,一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没有足够的预判,二是不恰当的行政干预;作者在提到农民工的问题上,有一个思路被反复提及,即土地和户籍政策挂钩。

二、在书中,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者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先是提出问题——“大国难题”,有移民问题,有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还有政府与市场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和定位的问题;后面提出解决之道——“大城之解”,将中国城市的发展置于经济规律之下,针对一些“城市病”开处方,比如开放户籍政策,加速集聚,促进文化融合

三、作者在论述以上内容时,最令你印象深刻的是哪个案例或论证过程?他是怎么呈现或论证的?

举例《舌尖上的中国》采松茸,说明自由移民的好处:保证一国居民最大化自己收入的权利,让人们到能够获得更高收入的地方工作,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从热门的影视题材出发,抓到其背后呈现的经济和人口学的规律,解释的深入浅出。

四、请将书中重要的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可以是全部章节)

大国难题

第一章:中国经济的欧洲化(商品市场的分割-分权体制、生产要素市场的分割-劳动力、资本和土地)

第二章:在集聚中走向平衡(澄清三个误解:中国出现了人口过度向沿海特大城市集聚的问题?如果不进行政府管制,集聚现象会越来越严重?人口集聚会导致地区间差距越来越大?)

第三章:打破大国发展的“不可能三角”——将经济资源和人口的均匀分布意义是哪个的“平衡”,转变为人均GDP、人均实际收入和生活质量桑的“平衡”,而这种平衡需要在人口的流动过程中实现。

第四章:警惕“扭曲之手”——以邻为壑的经济增长

大城之解:说明大城市发展的好处和发展前景,对“城市病”,提出解决方案。

五、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请说明你认为有道理或者有待商榷的部分。

本书在解答当今中国城市化的现状所面临的问题时,有部分道理。作者会从普遍规律中找到对应的解决思路,对中国城市化发展是持有很乐观态度的,在剖析现状时,也会尖锐的指出当今的政策漏洞和疏忽,“在讨论公共政策的时候,每个公民所持有的观点应该与自己的身份无关”,在这点上,这是一种很理想化的假设,恐怕很难实现。

六、这本书和你有什么关系?

作为一个典型的“北漂”,这本书在讲到“自由移民”这个议题的时候,我的代入感很强,以往,我仅仅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去解释自己离开老家来北京工作的原因,但身处这个时代,我的个人行为又有哪些典型性呢?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它和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本书给我一些答案和思考;同时作为一个农民工二代,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对这种背井离乡和当地文化融合的种种窘境深有体会,与我的父母一致的地方在于,在这个城市里,我们还是无法真正融入到这个城市,与他们不同的是,我在这个过程中,多了一些反思,固化的阶层尽管很难打破,但我相信在这里,还是有我的一席之地。

相关文章

  • 2019-02-16《大国大城》

    姓名:依米 书名:《大国达成》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7月第1版 读书笔记提交时间:2019...

  • 大国需要大城,读《大国大城》

    《大国大城》是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根据多年研究成果对当代中国的统一、发展和平衡做出的集中论...

  • 大国大城

    今日打卡1:共计48分钟 城市里的工业和服务业才是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的来源,城市化才是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和教育回报的...

  • 大国大城

    今日打卡2:共计44分钟 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发现城镇的政策从长期来看并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人们太过于强调大城市进一...

  • 大国大城

    今日打卡2:共计43分钟 人口流出地走出困境的另外一条出路是,发展那些对于当地来讲具有计较优势的产业,比如说旅游和...

  • 大国大城

    今日打卡1:共计56分钟 城市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中国城市发展不是特殊的,而只是世界普遍规律的又一个例证。 通过行...

  • 大国大城

    今日打卡2:共计42分钟 控制人口流动,农民工无法在城市安家,完成消费的控制,耐用性消费减少,农民工要更多的考虑积...

  • 大国大城

    今日打卡2:共计42分钟 控制人口流动,农民工无法在城市安家,完成消费的控制,耐用性消费减少,农民工要更多的考虑积...

  • 大国大城

    今日打卡2:共计54分钟 让土地成为农民的资产,而不是无法移动和利用的。 让农民就地城市化的成本过高且不利于国家发...

  • 大国大城

    今日打卡1:共计58分钟 经济发展和人口聚集更有利于解决污染问题,经济发展带来产业胜利,人口聚集便于污染的集中治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2-16《大国大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cw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