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步创造终身收入,第一步,多存钱。
这一点,中国人比美国人强多了。
把月收入的10%以上储蓄起来,用作投资,我们中国人很容易做到。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行为金融学奠基人塞勒建议,就是承诺明天储蓄更多。
比如说,你先设定,每个月会自动储蓄你工资收入的10%。
然后承诺,每一次你涨工资的时候,从涨的这部分里面拿出更高的比例来加入自动储蓄。
或者承诺,每一次加薪就把储蓄比例提高3%。
这样,你就不会觉得多储蓄是一种“损失”了。
好,那么存好钱了,有本钱了,怎么做投资,让这些钱增值呢?
投资理财产品的广告到处都是。
一定要“少上当”,这就是第二步。
主要就是两句话:第一句,高收益不等于要承担高风险。
我们应该去赚那种“聪明钱”,就是寻找风险和收益不对称的机会,这才是我们该关注的。
另外一句话,就是主动管理型基金很难帮你赚钱。
比如,一个统计是,在美国公募基金市场里,从1984—1998年,有96%的基金没能战胜市场,也就是大盘指数。
在其他时段也是差不多的结果。
而且,耶鲁大学首席投资官戴维·斯文森还跟作者说,现实其实更糟,要超过96%。
过去的基金业绩,只能看到至今还存在的基金的业绩,那些被清算的已经看不到了。
而且,主动管理型基金还要收很高的管理费,这都是要从你的收益里扣的。
很多的投资大师都建议,就投资那些被动跟踪市场的指数型基金就够了,管理费还非常低。
不要试图去战胜市场,而要成为市场。
这样你就会站在胜利者的那一边,跟着市场一起成长。
像巴菲特、戴维·斯文森、先锋公司创始人约翰·博格,都是非常明确地这么讲的。
买指数,可不是只有股票指数,还有商品指数、房地产指数、短期债券指数、长期债券指数、黄金指数等等。
这些每一种都是你投资的可选项。
那每种指数该在你资产篮子里占多大比例呢?
后面第四到六步讲资产配置会提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