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桓案

作者: 三叶草青青 | 来源:发表于2024-06-30 23:30 被阅读0次

“郭桓案”在全国范围内再次强调了朱元璋肃贪反腐的决心,数万涉案官员被杀,刺激到了地主阶级,又杀了主审官以平民怨。

朱元璋已经淋尽了地主阶级给他泼的雨,所以他要撕烂所有地主的伞。

剥皮、灌肠、凌迟……种种酷刑恐吓之下,还有胡惟庸案、空印案的血的教训在前,贪官依然层出不穷,生动说明物极必反。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圣则无敌。古往今来,圣人少之又少,这种无敌还是针对他自身层面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获得自身精神层面永久的满足愉悦,不会被任何人任何事打败。

理想的廉洁国度是不存在的,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就如大同社会,只能作为遥不可及的目标。

洪武年间的官员,待遇低不说,还有今朝无明日,时刻担心自己被杀。

“郡县之官虽居穷山绝塞之地,去京师万余里外,皆悚心震胆,如神明临其庭,不敢少肆。”

洪武年间,不存在“天高皇帝远”的说法,只要皇帝想,天涯海角的官员都能杀。

郭桓案所涉赃粮到底是两千四百多万石,还是七百万石,只有当事者才清楚。无论哪个数字,在当时来说,都是达到天文数字级别的贪污,不被法理与道义所容。

这件事反应出来的记账篡改数字弊端,还给我们留下了便利。

“郭桓案”后,朱元璋将记账的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为“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以杜绝贪官污吏通过篡改数字贪赃枉法。

这一记账方式沿用至今,正式的借条、收据之类的财务凭证,在填完阿拉伯数字后,还会再填一遍大写数字。

防呆思维,朱老板倒是用得很溜。

相关文章

  • 明清||郭桓案

    郭桓,明初大臣,官至户部侍郎。 郭桓案是明初四大案之一,爆发于在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郭桓案属于官吏贪污案...

  • 明清帝国04/10|明初四大案

    郭桓案,是明初四大案之一,发生在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属于官吏贪污案件。户部侍郎郭桓等人,通同各直省的官吏...

  • 《明朝那些事儿》洪武四大案之郭桓案

    郭桓案 发生时间:1385,洪武十八年。 死伤人数:三万多人 案件缘由:这是明朝第一贪腐大案。郭桓时任户部侍郎,相...

  • 《朱元璋传》(四)——真皇帝必变态

    朱元璋,在他成为皇帝之后,必然要提起他的残酷,以开朝之初的四大案来看: 胡惟庸案、蓝玉案、空印案、郭桓案,前两...

  • 空印案:朱元璋大开杀戒是犯浑吗

    “空印案”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冤案之一,与“胡惟庸案”、“蓝玉案”和“郭桓案”齐名,在这场官吏大整治中,“数千百人”...

  • 洪武四大案

    洪武四大案是指朱元璋在位时期发生的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以及蓝玉案,因其牵涉面广,尤其是胡、蓝两案诛连开国功臣甚...

  • 1204:讲讲明初的洪武四大案

    明初洪武年间实际上是有四大案。称为洪武四大案,分别是指:空印案,胡惟庸案,郭桓案和蓝玉案。而其中的胡惟庸案和蓝玉案...

  • 历史学习(十三)洪武大案(二)

    “空印案”虽然波及极广,但这并不是朱元璋整顿吏治的结束,相反还有更大的案件爆发。 洪武朝最大的贪污案件名为“郭桓案...

  • 再说郭桓案——郭桓贪得再狠,也不如朱元璋赚得狠

    “富可敌国”一词源于西汉时文帝刘恒的宠臣邓通,是说他非常的有钱,家财堪比一国。不过这货发家靠的可不是商人天赋或是辛...

  • 第十九章  空印案  郭桓案

    空印案 明朝规定,各地每年都要派人到户部报告地方财政账目,经过户部审核完全相符后,地方财政计划才能算完成。如果有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郭桓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fm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