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命年把没经历过的事情都轮番上演了一遍,离开原本的圈子之后,也愈发的孤身只影了。
今天看完了一本故事形态的心理书籍,一边阅读一边自我代入思考。书中提到人分成四大类,分别是:①我好,你也好;②我好,你不好;③我不好,你好;④我不好,你不好。①是理想、健康状态,②是常态,往往出现于家长、领导向下的压迫和职责,人的攀比虚荣之心也大抵来自于此,就像樊登分享的三类快乐中提到的人的第一层快乐来自于比较,我比别人好所以我快乐(另外两层是自己比自己好的快乐,最高级的是没有理由的快乐)。③是自卑型人格,极端否定之后会自杀。④是书中没有提及的,但可以想象的到,那是厌世者。
我是一个竞争者,带着不服输的心性,也有渴望被关注的虚荣心,所以过去的满足往往来自于比较后的结果带来的短暂虚荣性愉快,我就是②类人格,所以当自己脱离环境之后,放在自己的独处空间后快乐就变难了,虽然有一个阶段刻意寻求生活之美,但由于没有真正了解自己,从而行为和结果都是短暂的。
今天日记中给自己写了一段话,大致意思是35+也只是刚刚开始,而不管什么年龄都不是限制自己欣赏的条件,一切依然皆有可能。看到前公司两位高管的合照,也意识到我们把埋怨和指责看做是不合的表现也太狭隘,你不是他们又怎能了解更深层的关系呢。希望大家都好,善念多,快乐多~
虽然没有像蛤蟆先生一样走完过往的心路历程,但也能在自己有情绪变化时跳出来看自己并加以提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