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锄

作者: 小蚂蚁小蚂蚁 | 来源:发表于2019-03-24 09:02 被阅读0次

刘三锄是附近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种地能手,早年锄地的时候干活比一般人又快又好,刘圩子人便给他起了个外号“刘三锄”。而他的原名,刘三初,就渐渐地被淡忘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春风吹到了刘圩子,那个时候的刘三锄二十出头,身上有的是力气,锄草、翻地、浇水等都是他的拿手好活,每到粮食成熟的时候,刘三锄家的亩产量总比其他人家的高,交完公粮之后自然剩余的也比较多;每当田里不怎么忙的时候,刘三锄会去小河里面抓鱼捉虾,冬天带着老狗去追赶野鸡野兔等。在那个物质生活并不丰富的年代,刘三锄一家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刘三锄也非常的大方,尤其是过年的时候,会把自己一冬天打来的野鸡和野兔分给乡邻,那是刘圩子人久久难以忘怀的美味。

时间来到九十年代末,社会发生了巨大进步。刘圩子人的生活越来越好,也不需要向国家交公粮;化肥和农药的出现,使得粮食亩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刘圩子人的种地效率也提高不少。刘三锄家的粮食亩产量依旧最高,原来他研究农药和化肥的用量比例和时间,将农药和化肥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他依旧是刘圩子人公认的种地能手,只是不再去河里捉鱼,也不再去打野鸡和野兔,顶多在收玉米的时候,捉一些蚂蚱来吃。刘圩子的人都认为,是因为他到中年了,所以不再去做那些年轻人做的事情。但令刘圩子人颇为不解的是,每当看到有人去追野鸡或野兔,刘三锄会出来阻止,人们不听,刘三锄就跟着去捣乱。没几年,刘三锄就成了刘圩子男女老少厌恶的人。

三年前,刘三锄竟然又成为了刘圩子人人敬仰的花甲老人。原来,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田地荒芜,野鸡和野兔等泛滥,对庄稼造成不少破坏;渐渐地,野兔和野鸡越来越少,这是自然更替的规律,刘圩子人开始意识到保护野兔和野鸡等物种的多样性,甚至专门留出一大片地供它们繁衍生息。年近花甲的刘三锄闲不住,尽管孩子早已在城里安家,并多次提出要把他接过去去,但刘三锄没有同意,他还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辛勤的劳作。不同的是,他现在几乎不使用化肥和农药,无论是锄草还是除虫,都是采用年轻时候最原始的办法。

刘圩子人还是不明白刘三锄为什么会这样做,他们一起找到刘三锄,想知道为什么。刘三锄语重心长的告诉他们,这田地已经连续多年使用化肥和农药,不仅使原本丰沃的土地变得贫瘠,种出来的粮食蔬菜也存在安全隐患,他这么做与不再打野鸡野兔一样,都是为了更长久的打算,保护生态平衡。听完之后,刘圩子的人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现在的刘圩子,不仅成立了保护野鸡和野兔的民间协会,而且再也没有人使用化肥和农药,种出来的粮食和蔬菜虽然定价比外面高出不少,但每次都会哄抢一空。

刘圩子人都说,刘三锄还是刘三锄,还是那个种地能手。

相关文章

  • 刘三锄

    刘三锄是附近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种地能手,早年锄地的时候干活比一般人又快又好,刘圩子人便给他起了个外号“刘三锄”。而...

  • 阅读分享:汉朝刘章《耕田诗》,以农夫耕田语,隐射吕氏篡权,当杂种

    耕田歌 刘章 深耕穊(读“计”)种,立苗欲疏; 非其种者,锄而去之!

  • 《锄》 低头向下三尺 泥土深厚 举起锄头 掘出一个坑洞 然后 安静地将自己种下 午夜下起雨 南方的牛毛雨 松垮我的...

  • 满园的野草 我一锄一锄 却还是除不尽

  • 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 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咳呀。六安爷,...

  • 田地野草生 草根拔不断 农人锄去草 来年又重生

  • 到柯枯亚热带河谷有感

    热带三月树下凉, 冬衣入柜换短衫。 旱季雨季两循环, 早锄晚锄午间憩。

  • 锄经三年

    乍暖还寒又是一年 三月的风冷到心间儿 料峭春寒心中无暖 欲与泪流不为赞叹 朗朗读声依旧耳畔 经典句句渲染绿水青山 ...

  • 种下的岁月,生命如歌

    耕耘一方土,种下岁月。 接过祖辈的锄,深深挖下,再沉沉翻起。一锄一锄一锄,又一锄一锄一锄…… 摩挲润湿的土块犹如触...

  • 春花妍妍,夏花灿灿,各美其美!

    美,正在这一锄一锄中展现; 美,将在这一锄一锄下酝酿; 美,会在这一锄一锄上绽放! 春花妍妍,夏花灿灿,各美其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刘三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py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