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时分,杨和被外面的雷雨惊醒,强睁着眼环顾四周,恍惚中想起昨晚忘了关窗户。关上窗户再次躺下后,持续的雷电却没能给他再次入睡的机会。加之,昨晚的困惑也让杨和心情不佳。在这个黑夜,他就这样睁着眼,呆呆地望着天花板,偶尔的电闪雷鸣也送来片刻的光亮,也顺便将他的思绪击得稀碎。
“既然问题出在工作上,为何不直接对工作下手呢?”这个大胆的念头一闪而过。让杨和一下子清醒了很多,他坐起身来,反复回味着刚才的想法。
雨水笼罩着这座城市,洗去了往日的喧嚣,雨幕也隔绝了与外界的联系,独处一室,更容易让人深思。
本金不够,就不得不继续这份工作,而工作太忙不能全身心地去研究收益率更高的投资品,说来说去,自己还是被工作拴住了。但如果反过来呢,如果全身心地投入到行业、公司的研究,待收益率提高后,不就可以摆脱工作了吗?
对,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不辞职,工作、投资可以两手抓,诚然,这种方式倒是稳妥,但也意味着二者再也不会有大的起色,以自己现在的性情,估计在工作、投资中也只会得过且过。工作现状不会有改观,投资能力也会止步不前。
要知道,哪怕一个业余爱好者的能力再强,也绝对不如专业人士的普通水平。靠小打小闹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对根本性的问题不会有什么帮助。虽然投资宽基指数基金收益还算不错,多年以后也能慢慢实现财务自由,但却会耗费太多的时间,金钱贵,可时间也很金贵。
而如果辞职不干,全身心地研究投资,在投资圈沉浸下来,以提高投资能力,从根本上提高投资收益。退一步讲,哪怕到时候再重新工作,也未尝不可,毕竟那时已有一技傍身。
不过,辞职之后也有一个巨大的隐患:收入来源断了。而且日常生活也会逐步地吞噬本金,所以这个时间不能太长,不然的话,即使提高了收益率,捉襟见肘的本金也发挥不出威力了。风险系数不可谓不高。想到这里,杨和犹豫了一下,不得不重新审视其中的利害。
忧心忡忡的杨和走向阳台,打开窗户望向户外,伫立眺望时,一道雷电闪下,瞬间照亮了灰蒙蒙的夜幕。
“你有逆流而上的勇气,也有漏船载酒的运气。做人做到如此晦气,何不赚个爽快!”《我的团长我的团》的这句台词在脑海中一闪而过,冥冥之中像是在引导黑夜里的他。
“工作是否是不或缺取的呢?过去,杨和无路可走,只能坚守着这份工作,因为他不舍得丢下自己的专业,更因为他要活着,但他并不开心。所以他孜孜不倦地摸索,发疯似的要改变这一切,好在经过苦苦追寻,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可真要面对这条路时,却还是犹豫了。当初没有选择,他迷茫,可现在他有了选择后,他还是迷茫,既然如此,当初为何还要费那么多功夫呢?干脆就老老实实地做自己的本职工作,别去想那些有的没的。”
或许他此时已经有了答案,这一路走来,他的成长超出了他的想象。在他的心中,隐隐约约地有了既能提高收益率,又能保住甚至增加本金的想法。他现在缺德只是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而这个理由还真出现了。
“我认识一位老学长,现在都成老板了。刚毕业时,他也只是一个普通员工,不过后来觉得没意思,果断辞职创业去了,如今已经是上千万的身家了。”
“他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创业啊,这才是稳妥的做法。万一创业失败,工作也丢了,以后怎么办?”
“信不信,如果他当时有这种想法的话,最后绝不会创业成功的。”
“有道理,人生没有那么多的稳妥。稳妥,也基本上意味着平庸。”
没想到,大学宿舍里的一段谈话,在多年后被再次想起。说实话,以杨和当时的见识,并不清楚谈话里的意思。不过,现在他好像有些明白了。
这北国江南,他还没看够,看着其他弄潮儿纵横捭阖,又岂能不心动。“饮冰十年,难凉热血。”毕竟,他也曾豪情万丈,虽历经坎坷、意志消磨,但残存的那一点锐气还在涌动。
回顾挣扎彷徨的几年,陪伴自己的只有孤灯、清影、香烟、泡面,多少次夜不能寐、多少回辗转扼腕,孤傲、不甘、失落、彷徨。也曾怀疑、也曾消沉,所幸未曾放弃,这一次,是时候做出抉择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