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健康对全身健康有决定性作用。除了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外,胃肠道还是机体最大的、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分泌40多种胃肠激素;胃肠道具有完整的、相对独立的神经系统,并通过脑肠肽等神经递质与大脑交换信息,胃肠道中神经细胞的个数与脊髓相当,是不折不扣的“第二大脑”;胃肠道还是机体免疫力的主要构建者之一,整合了内分泌、神经和免疫系统三方面在胃肠道互相作用。
肠道健康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肠道菌群。肠道堪称身体“最劳累的器官”——每天不停地消化、吸收食物,以提供足够的养分,是人体的“营养生产中心”。
肠道菌群紊乱时,如果肠道内有害菌增多,出现菌群紊乱,则肠道运动会不正常,人体会感觉不舒畅。
肠道菌群平衡时,如果肠道环境健康,有益菌占主导地位,它们可以把食物分解成有用的营养物质,促进肠道对营养的吸收,并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防止有害菌制造出有害物质。
➽ 肠道菌群的构成
【肠道菌群】:
❥ 人体肠道有大量细菌,据说有1000万亿个;
❥ 约为人体细胞个数的10倍,主要集中在大肠中;
❥ 细菌种类也很多,其基因数量300万个,约为人类基因组的100多倍;
❥ 总重量1.5千克左右,大致与肝脏重量相当;
❥这些细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称为肠道菌群。
肠道微生物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有益菌、条件致病菌、病原菌
㈠有益菌
第一类是有益菌。包括双歧杆菌、乳杆菌、类杆菌和消化球菌等,它们是肠道共生菌(好比“坐地户”),有数量优势(占肠道细菌总数的99%,是肠道菌群的主体),有营养及免疫调节作用。有益菌分泌抗原物质,保护肠内环境,激活并强化肠道的免疫系统。
有益菌占主体,则有害菌在营养竞争上就处于劣势,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抑制。所以,当有益菌比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在肠道内得以好的生长、繁殖,将阻止外面的病原体入侵肠道,构筑成一个生物屏障。当肠道有益菌占据了肠道的主体,有害菌就没有了生存的位置,这叫“站位性保护”。
有益菌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以乳酸菌、双歧杆菌、酵母菌为代表)。比如说,如果有益菌的数量大于有害菌时,中性菌会跟随有益菌的队伍,它就对身体有益;相反,就会跟随有害菌的队伍,就会对身体不利,常见的有大肠杆菌。
㈡条件致病菌
第二类是条件致病菌。包括肠球菌、大肠杆菌等,它们与有益菌共栖(好比“外来户”),处于弱势,一般无害,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比如免疫力下降、细菌异位等)才会有害健康。中性菌是会“偏向”数量较多的菌种队伍,它的属性会随着人体状况的变化而变化。
㈢病原菌
第三类是病原菌。包括变形杆菌、假单胞菌、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它们是过路菌(好比“游客”),数量多时致病。有害菌容易引发身体疾病的微生物。(最有代表的就是产气荚膜梭菌)。有害菌数量一旦失控大量生长,就会引起代谢紊乱,产生有害物质,影响消化免疫及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引发多种疾病。
不同个体之间,肠道菌群差异很大。这些差异与遗传、年龄、性别,以及饮食、生活方式、疾病等环境因素有关。Science杂志发表的研究表明,69种不同的环境因素可以影响肠道微生物组成,如抗生素、酒精、果蔬、运动、咖啡、睡眠、巧克力、避孕药等。
➽ 肠道菌群的生理功能
整体而言,肠道菌群的生理功能包括:
❶ 发酵膳食纤维,生成短链脂肪酸,提供能量和营养;
❷ 合成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B、维生素K;
❸ 分解大豆异黄酮、含硫化合物等,促进其吸收和代谢;
❹ 免疫调节作用;
❺抵抗致病菌;
❻(蛋白质)腐败作用,产生少量有害物质。
肠道菌群不仅影响消化吸收、腹泻便秘等胃肠道问题,还通过胃肠道影响心血管、血糖、血脂、骨骼、神经、免疫和体重等,现在知道,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造成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代谢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有证据表明,随着社会发展,人类膳食结构变化(如肉食比例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等),肠道菌群出现结构和功能失衡,进而影响健康。
要维持肠道健康,最重要的是——保持肠道内菌群的平衡和稳定!
肠道菌群平衡才能发挥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如营养、免疫、消化等。
人体健康讲究“中庸之道”,意思是——保持平衡。同理,肠道菌群也需要保持动态的平衡。
只要肠道菌群平衡,肠内环境良好,那些吃进体内的食品化学添加物或是无法成为营养成分的物质在开始危害身体前就能被排出体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