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肠道菌群的平衡
肠道是我们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大家也许会觉得奇怪为啥是肠道,但换个角度想,或许就明白了。
肠道作为人体跟外界接触最频繁的地方,所有通过我们口腔进入体内的水、食物、细菌等就像外来移民聚集在肠道,人体免疫细胞的70%驻扎在肠道周围的,免疫系统在此地布下重兵接触每一个新来的生物。
一方面肠道要及时的把对身体有危险的分子揪出来进行攻击(免疫),另一方面,要保护好那些移民来的好细菌,比如我们喝的酸奶,包括多和大自然接触,都能给身体增加有益菌。
如果把大脑比作高高在上的皇帝,肠道就是皇帝派出的钦差大臣,这个钦差大臣只把它认为需要上报的情报报告给大脑。
比如那天你突然喝多了酒,肠道就会报告给大脑的“呕吐中枢”,让你吐个稀里哗啦,而平时的日常工作,肠道觉得自己能处理的就自己处理了。
但如果肠道有高渗透性(俗称“漏肠”),那免疫系统就会一直紧张不断,那么这时的肠道也进入“战时状态”,频繁地向大脑去汇报。
于是“肠漏”的人,情绪会比肠道健康的人的更不稳定(在摄入会刺激肠道的食物后,也更容易抑郁、恐惧、消极)。
研究表明:长期腹泻、容易情绪低落,患有 IBS (肠道激惹症)的病人有超过半数也同时患有情绪问题。
改善免疫力,维护好肠道菌群的平衡是必须。
参考:李超的《泌尿医学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