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嫌疑人开始讲述这个故事,不知情的你是否会被Ta带入其中?
当被关在精神病医院里的16岁女孩希瑟将黑石之墓的经历娓娓道来时,我宁愿相信是德鲁伊教的灵魂在作恶,不认为那幽灵荒诞可笑,而厌恶那个迫使她承认杀人现实的医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24699930/1f5898127e347315.png)
2014年《犯罪心理》电影卡洛琳的女儿和《黑石之墓》的希瑟相似,十六七岁,成绩优异,即将进入大学。所幸的是,她在歧途上得救,而希瑟却在道奇的影响下丧失了对杀害自己最好的朋友的愧疚。
近日,南京女大学生旅游被男友杀害这一事件让人唏嘘不已。虽然现在好人多,坏人少,但谁又能排除遇到坏人的可能性呢?更何况我们也未必有辨别披着羊皮的狼和真羊的能力。
近年来,心理学在国内风行一时。越来越多的人们相信内心想法(自我认知)对大脑行为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并且决定其今后的社会活动。我从最开始阅读《福尔摩斯》侦探破案类书籍,转向到《祈祷落幕时》东野圭吾式的犯罪与情感类书籍,到现在把刷一刷《犯罪心理》、看一看《理智向左·疯狂向右:连环杀手的怪诞行为学》之类的重口味书作为自己的爱好之一,跟风了一回。
其实目前不少人是比较抗拒这类书籍的,就像有人得知罗翔教授研究刑法时露出牙疼的表情一样。有人认为读这类书籍的人内心阴暗,其实我一直都认为"了解黑暗是为了更好的触碰光明",无论是面对已经犯了错的人们也好,还是想要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也好,亦或是更清醒地认识这个社会也好,读一读犯罪心理或者其他心理学的分支不无裨益。自然灾害的发生不可控,但人为破坏行为完全可以靠心理学的知识被防范。
所以,读完此书,今后如果发现有人在悬崖边行走,请尽早让他回头;也给步入社会的自己提个醒,毕竟黑暗的人心比幽灵可怕得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