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一趟徽池古道,它的主要出入口在石台县的仙寓镇,那里是个旅游景点,自然是要买门票的。而我是准备从祁门县箬坑乡的红旗村进入,下图是由祁门彭龙乡进入去箬坑的道,路不宽。
去箬坑的路口路上看到一对赶羊的夫妻。
箬坑乡附近的小村子,村头的一座小木门,好看。
村妇在洗衣,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
这儿叫降上,也是一处著名摄影景点,山下是一座水库,背靠着仙寓山非常挺拔。
降上路过历溪村,是祁门一个老村落。
祁门历溪在村中转了一会。
历溪村边的老桥很有味道。
线路示意图。
示意图下图为祁门县箬坑乡街景,在街上吃了午饭。石台的仙寓镇已将徽池古道纳入景区的版图,变成了他们的私有财产,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由仙寓山南坡的祁门箬坑乡同样可以进入,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山不转水转,别当我是跟你说着玩的。
祁门箬坑乡下图是箬坑到古道起点红旗村的乡道,一边是察箬河。
这一带截图。
示意图再上一张卫星图,红旗村就在仙寓山南坡。
这就是红旗村,差不多是由箬坑乡往北最后一个村子,比我想象的要大。
红旗村准备夜宿红旗村,次日正式登山。以前村中这条水泥路是青石板,被水泥路取代后,青石板被各家收起来,或当石凳,或围菜园,一路过去,尽是如此。
傍晚的时候,在村中闲逛,听村民聊天,我听那个穿红裤的女子一口皖北口音,感到有些困惑,遂问缘由,那个坐在摩托车的男子戏谑说:她是花四万块钱买来的,话毕,一阵哄笑,我喜欢这种世俗的玩笑,清静的生活里浸润最质朴和真实的况味。
红旗村村民我就搞不懂,这石板当时是怎么切割的,每块都有雕琢的纹理,总觉得很费事,价格一定不菲。这还不算,往山上搬运的人工费就厉害了。
我曾看过一段民国往事,讲的是浙江余姚山里的一条石板路,一位叫罗怀堂的当地人,衣锦还乡后,知道走出大山的艰难,没有忘本,自掏四千多银元,请人铺石板路四千多级,相当于每级一块银元,坊间亦有一块青石一块银元之说。一块银元价值不低,据说上世纪二十年代,一块银元可买18斤大米或7斤猪肉。
村边的青石板在村里一户村民家院子里望了一下山上的古道(箭头所指)。
红旗村没有客栈,我在一家储姓村民门口水泥院子里搭了帐篷。老实说,我不想它有客栈,给自己找一个逃脱与山水同眠、与日月同辉的理由。
其时是阴历十六,晚上不冷不热,透过纱帐,看到一轮圆月慢慢爬上了竹梢,感觉很好,帐篷外,主人家的大黑狗蹲在边上。可能是照相机的原因,实景和照片有些出入,实景中的月亮比这大,黄色,轮廓清晰,有一点点辉晕,并没有像照片这样放射出焦灼的光芒。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