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的某处,有这么个不为人知的森林——无论是鸡鸭鱼鹅,还是飞禽走兽,都有点人类文明的影子,它们打破了原始的食物链法则,互相和平共处,团结友爱。
当然,友爱只是相对的,无论哪里,邻里之间总免不得一些摩擦。比如方家的驴子方表表,平时害人有暇,就爱一展歌喉,释放释放内心的焰火。可这焰火释放到邻居那儿,就成了怒火。表表的父亲方教授,也经不得儿子的折腾,无奈儿子桀骜不驯,自己降他不住,只好不停向邻居赔礼道歉。
方教授身为驴子,自知嗓音阴阳怪气,从不轻易开口。而他身为教授,对真理心存敬畏,更不容自己话有偏差。于是,方教授所剩不多的话里,有一句占了相当的比重:“世上没有绝对的事情。”
受了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表表也不一言判万物,认为事物总能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而“一刀切”则是思维狭隘的表现。
有一天,父亲觉得这孩子还有点化的余地,便把表表叫到书房里。
“你最近唱的什么歌?”
“青藏高原。”
“其实,我很喜欢听你唱歌,真的。可我们不能影响邻居,对吧?”
“我晚上不唱歌啊,没影响他们睡觉。”
“可你白天唱了。”
“在白天,我的声音对他们是一种点缀。”
“可你的声音并没有点缀他们,他们无法安心生活。”
“怎么会这样?我的声音如此悦耳。”
“亲爱的,你的声音足以把青藏高原铲平。”
“世上没有绝对的事情,你凭什么说我的声音一定难听?”
中了这招杀必死,父亲无话可说,只好先礼后兵,用《现代英语词典》拍烂儿子的屁股。
好吧,这故事有点无厘头。之所以这样胡编乱造,绝不是宣扬什么“书打出孝子”,而是想表达一件事——对于一些事情,例如“世上没有绝对的事情”,如果只有浅薄的理解,很容易出问题,有时还很气人。
陶先生的《五柳先生传》里,有这么一句话:“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句话就像三条鱼,“好读书”是一条,“不求甚解”是一条,“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又是一条;而我们的眼睛就像条鱼钩,单单勾住了“不求甚解”,以为读书嘛,不用搞的那么明白,泛泛读完就大功告成。
结果是,陶先生乐读书爱思考的精神没怎么领会到,“不求甚解”的精神倒是让我们大彻大悟,若有所得。殊不知,“不求甚解”讲的是“穷寇莫追”的精神——你实在想不出答案,就不要强求,留着问题以后解决。
佛家讲,人生有三重境界。哪三重?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我们最容易陷入第一重境界,心里想当然,看到什么就以为是什么。有人说:“我们看到的世界,其实是别人想让我们看到的世界。”这似乎有些推卸责任,真相应该是:“我们看到的世界,其实是自己眼中的世界,眼界小,看到的世界,就大不了。”
厉害的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我们眼中的世界,有时还真的成了现实。
有个误解率很高的成语,叫“空穴来风”,直接说来,就是有了洞穴风就呼呼刮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根据。可是,当我们看到“空穴来风”时,心里还以为:“呀,这里有个‘空’字!那意思一定是‘没有来由的话’!”于是动辄就说:“这不是空穴来风”,最终这成语的含义,也就将错就错了。
可这世上,并不是任何事情都可以将错就错的。只看其表而不看其里,总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有个成语故事,叫“胶柱鼓瑟”。故事说啊,从前有个齐人,想跟赵人学弹瑟,他不潜心学瑟,却在那儿投机倒把,依着赵人调好的音调,将瑟上调音的短柱粘起来回家。三年过去,他啥也弹不出来,倒责怪赵人师资太差,后来有个跟赵人学艺的人到他那里,好奇他埋怨的原因,才明白这人是货真价实的蠢。
看来,“浅薄”真是个可怕的敌人。
不过,这敌人不仅可怕,而且强大。
一旦“浅薄”得出了答案,无论这答案有多么滑稽荒谬,它都会生根发芽,消除异己,高高在上地垄断,让你永远油盐不进。
这就是先入为主。
柏拉图的“洞穴寓言”,就讲述了一个“先入为主”的故事。
从前,有一批打小被监禁在洞穴里的囚徒。他们脖子跟脚被锁住不能环顾,所看见的都是投影,所听闻的都是回音,所以,他们认为现实就是他们的所见所闻。有一天,其中一人逃脱了枷锁,这才意识到他原先对于真实的理解不过是幻象,当他回去把一切告诉从前的囚友时,他们却怎么也不肯相信,觉得他胡说八道。
浅薄与直觉洞穴中的囚徒们,因为所见所闻只有投影和回声,所以浅薄;因为浅薄,所以觉得所见所闻皆是真实。可见,浅薄是一个轮回,催生浅薄,拒绝深厚,制造悲剧。
打破轮回,势在必行。
可怎样打破?
其实孔老夫子早已给出了答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不思就要茫然,只思不学就疑惑不解,不学不思,自然更有问题。结论是,要想心明眼亮,须得留记八个字:
多学多思,多思多学。
这八字看起来有些敷衍,但非同小可。而且,做到以上八字的人,就可以用以下八字形容:
见微知著,举一反三。
没错,博学而多思的人,是能够见微知著,举一反三的。
孔子有个学生子夏,就问了老师一个问题:“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意思是问,老师啊,这里有句诗,内容是:这妹子笑的真美啊,眼睛又水灵啊,再化点儿妆啊。这句诗啥意思?
孔子回答:“绘事后素。”意思是讲,同学,这纸越白净,画的才越好看嘛。
这就是举一反三,孔夫子本可以一本正经道:“这句诗反映一个道理:这女生脸蛋漂亮,化上妆才好看呀。”
没想到,子夏一唱一和:“礼后乎?”意思是,那么人是不是心地纯良,礼仪才有意义呢?
这就把孔子镇住了,没想到弟子也是个触类旁通的好手,能把这些东西和礼结合起来,不简单不简单。
说到这里,正题就来了,怎样多思多学,才能见微知著、举一反三,脱离浅薄?
有一条很重要,少依赖直觉。
Why?
搞错“不求甚解”也好,误解“空穴来风”也好,“胶柱鼓瑟”也罢,哪个不是一念之间?
没错,一念之间,做对事的几率很高,可一念之间,铸成错事的几率也高得吓人。一念之间,曹操中了黄盖的苦肉计 ;一念之间,项羽在鸿门宴放走了刘邦;还是一念之间,慈禧悍然向十一国宣战。
话虽如此,可我们为什么如此相信直觉?
方便呀!
不用看书,不用查资料,不用向人请教,甚至连想都不用想,答案就喷薄欲出,还有比这更省时省力省财的神器么!
哆啦A梦的四次元口袋都望尘莫及。
记得有篇文章,题目叫《利刀切丝,钝刀砍骨》,里面有位母亲,说这切萝卜土豆啥的,用锋利的刀就可以搞定,可想要切开骨头,利刀就不行啦,得用钝刀砍,砍几下就开了。儿子不信,用利刀试了试,结果利刀卡进骨头里,好容易才拔出来。
其实,直觉就像那利刀,萝卜土豆的事情还好说,可有些问题,就得提醒自己,不能靠直觉迎刃而解,还得下硬功夫和苦功夫,多思考,多读书,多实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