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篇个人原创。
感恩关注,欢迎转发。
![](https://img.haomeiwen.com/i4432747/7c305dde10f41e77.jpg)
这两天无意间追了一次“星”。事情的具体经过如下:
4月份偶然读到了一本非虚构书籍《我在北京送快递》,作者胡安焉,一名普通的快递小哥。读完后觉得挺有意思,原本打算写一篇读后感专门推荐,最终却还是像过去无数次一样不了了之。
前两天又偶然刷到了一篇他的采访报道,看完才知道他现在竟然也在我所在的城市。出于对作品的喜爱和对作者本人的兴趣,于是内心萌生出一个想法:想跟他见上一面,随便聊聊,顺便向他请教一些写作上的问题。因为我从他的书和采访中得知,我俩有着十分相似的性格以及过往经历。
在心怀忐忑和犹豫再三之后,我还是发出了一封邮件,我知道这是个唐突冒昧的行为,所以都没抱太大希望能收到回复。没想到仅仅才过了一天,我竟然就收到了作者本人热情的回复!
![](https://img.haomeiwen.com/i4432747/a82758ac02fa9b54.jpg)
虽然最终没能如愿见面,但我却并不觉得有什么遗憾,毕竟“求而不得”才是人生常态。相反,我还从这次经历中学到了不少东西。
首先一点就是,无论身处多么凡庸的生活,总有人在仰望星空。一个走进人堆就分辨不出来的快递小哥,可能是一个文风幽默的作者;一名工厂流水线上的普通工人,可能是名声在外的现代诗人;一个山西娘子关电厂的普通工程师,可能是科幻文学界的大神;一个56岁的家庭主妇,可能是独自自驾游全国的网红……
日常生活的寡淡琐碎,并不能阻止劳碌奔波的人们那颗抬头仰望星空的心。左手生活,右手梦想,每一个市井烟火里的平凡人都可以拥有精神世界里的一方清凉,只要你愿意为之付出实际的行动。
其次,它让我更加确信,只要持续去做,再普通的人也能干成一些事情。当胡安焉第一次在豆瓣发表自己在北京送快递的经历时,许多读者在读完后都说刚开始写作文笔就这么老练很是难得,可实际上他已经写了十多年了,是读者们不知道而已。
许多人直到很晚才会意识到一个事实,那些年少未竟的梦想,大多是因为要不一开始就选错了方向,要不就死于半途而废,甚至远没到“半途”就浅尝辄止了。你选择了和大多数人一样迎难而退,所以最终才碌碌无为。
![](https://img.haomeiwen.com/i4432747/e38dd6c554cefe27.jpg)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人一定要主动跟世界“碰撞”和“链接”,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多意料之外的可能性,同时生命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精彩。主动之后才会有故事,虽然这故事有可能好也有可能不好,但总好过“一切都没有发生”。
而以前长期以来我都并不持这种心态。那时我相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习惯于蜷缩在自己的方寸世界。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一般就不做了,可见可不见的人一般就不见了,于是最终,我的过往经历里留下了大段大段的空白。虽然也不是不行,但人生总归少了许多滋味。不愿碰撞和链接的结果,就是最终变成了没有故事的男同学。
现在我终于醒悟这样不对,人还是应该保持开放,主动走出内心的小圈子,去见识和创造更多可能性。主动向世界发出信号,然后得到世界最真实的反馈,最后从这些反馈中得到成功的经验或者失败的教训。无论哪种,都是促进自我生长的养料。
另外,这种主动的碰撞和链接,不但丰富了我们的生命体验,而且也增强了我们与世界的联系。而这种联系,许多时候正是一个人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比如这一次,在看完那篇采访之后我可以选择什么都不做,心里想想就算了。这样我的人生就少了一次有趣的经历,也不会和喜欢的作者建立起联系,当然也不会有现在这篇文章。但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发出邮件,于是就有了后面这种种收获。
人生的奇妙之处在于,你根本不知道哪一次的主动尝试,就有可能为你带来之前完全无法预料的新奇体验。每个人最后真正能留下来的,不正是这一场场或独特或难忘的体验吗?
所以下一次,当你再遇到可做可不做的事,去做;再有可见可不见的人,去见;再碰到什么还没尝试过的新东西,去试试。只要事情本身不是坏事,成本又处于可控范围,并且最差的后果也在你的承受范围之内。保持开放,主动出击,你才能收获更多更精彩的人生体验。
就像这次一样,虽然并没有得偿所愿,但我觉得自己并不是一无所获,不是吗?
《如是我闻》
对于可控的事情,要保持谨慎;对于不可控的事情,要保持乐观。
——爱比克泰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