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随笔
从走红辞职信和请假条说起

从走红辞职信和请假条说起

作者: 夜半读书人 | 来源:发表于2017-09-19 14:49 被阅读25次

    2016年2月24日开始动笔,25日完稿。

    当今,伴随着我们网络和移动通讯的发达,同样也为我们为生活压力所迫,已经很少写书信了,更多的是通过电话、QQ、微信、短信、微博等等来记录和表达,所以有的人提笔忘字、笔走龙蛇。

    我印象中有不少有名的书信集,比如鲁迅、许广平的《两地书》、徐志摩、陆小曼的《爱眉小札》、《傅雷家书》、《曾国藩家书》,我们至少都听说过。龙应台有《亲爱的安德烈》,李敖有《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80封信》,他甚至把情书编集,举凡我所见的名人全集,比如毛泽东、胡适、梁启超、鲁迅,书信在他们的文字中都占到不小的比例。杜甫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我们现在很难有这样的感觉了。

    除了书信,还有日记、游记,现在这样的出版物不少,但是我们普通人也很少写。我最早知道的是陆幼青的《死亡日记》,还读过史铁生的《病隙碎笔》、于娟的《此生未完成》和毕淑敏的《蓝色天堂》。

    现在有两种文体我们却不得不写,一种是辞职信,一种是请假条。这两种多有留下证据的需要。前一种未必写过,后一种恐怕大多数人都写过。

    我这篇闲文就是从那些走红网络、让我印象深刻的辞职信和请假条说起。

    有位美女老师在事业正是顺风顺水的时候,她却选择了辞职,而在辞职信里她只写了这么一句话: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这位名叫顾少强的女老师在河南省实验中学任教十年有余,还是校级骨干教师、省级优秀共产党员。她自言辞职并非冲动之举,而是经过理性考虑。辞职并不是因为体制束缚,离开只是想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她会对未来的人生负责。首先不能饿死,肯定会想办法谋生,能养活自己是最基本的要求。

    顾老师喜欢写字,坚持写文章,最爱语文和心理学。碰巧,我也写作十余年,大学时涉猎不少闲书,心理学著作也在其中,后来又有幸成为大学班里心理委员,对这心理学有些了解,也用这方面的知识来武装自己。顾老师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无独有偶。著名女作家毕淑敏曾经是内科大夫,也是注册心理咨询师,她的很多小说都与心理学和医学有关。而她的众多作品中,有一部《蓝色天堂》,是2008年她和儿子芦淼一道,历时114天,自费四十余万,搭乘日本“和平号”游轮,完成从海路环游世界一周所写的文字。

    而我曾因为工作关系,领略过异国的风土人情,不管是在博茨瓦纳、尼泊尔,还是南非、阿联酋,亦或是我们自己的香港、成都、青岛、杭州,都让我领略到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感受到了人类社会的丰富多彩。

    我和老婆都爱旅游,这方面我俩都写过不少文字。我在尼泊尔的时候,她也办好了护照,打算与我同游,后来因为我提前回国作罢。为了弥补老婆未曾出国远游遗憾,我买了不少环游世界的游记给她看,她读了也兴趣斐然。从去年下半年,我俩就打算合适的时候一起去厦门,但是一直拖拖拖,结果到了现在,我们就要为人父母了,旅游的计划只能束之高阁。我记得《我们始终牵手旅行》的作者左手、张千里夫妻曾说:

    必须承认,曾经一直以为孩子是旅行路上的障碍。因此2004年结婚后,一直回避这个问题。总是想着,等我去哪儿哪儿再考虑生孩护的事情吧。可是世界如此之大,旅途永无止境。我想要成就的不仅仅是属于自己的人生,更应是完整的人生。

    因为没有妊娠反应,除了肚子有些变大以外,并没有什么其他不适的状况,身体良好。因此,四个月后,我带着他继续上路。在西塘的夜晚看孔明灯,在青岛的海边吹风看书,在北京的798欣赏画作、在无锡的情侣酒店拍孕妇写真,在杭州遭遇雪灾……虽然还是在旅行,但为了对孩子负责,我第一不坐飞机,第二不在孕早期和孕晚期出行[1]

    而孩子出生之后,旅行也并不现实:

    那时候儿子还小,只能交给父母照顾一段时间。而之后的生活中,我再也不会说走就走,去多久也无所谓,因为有了孩子,有了牵挂。而有了孩子后,更让我放心不下的是替我照顾孩子的父母,不忍心日渐苍老的他们依然为我辛苦。因此,传说中的“一年四季在路上”绝不是我们生活的写照[2]

    对我和小清来说,我们没有这样的勇气和能力。如果按照我五岁随父母去济南的经历来看,我们的下次远游,又要在数年之后。正如左手所说:

    我的愿望是有一天,他能成为我的旅行伴侣,带着自己的思想、攻略、认识,和我一起,而不是我带领他,走遍这个世界的角角落落。饱许现实从来不允许我做长时间的旅行,但终有一天,我们二个人将踏上间隔年的旅途。

    我们却不敢像她那样大胆:

    带他去的第一站是巴厘岛。那时候他一岁半,刚会走路。还不会说话[3]

    我有位多年的老同学,业余曾经做导游,曾经见过她生子之后干他不久以后就能出去玩了,可是她的这个愿望并没有如期实现。孩子,看来真的是拖油瓶。

    另外,我们的旅游体验也被少数无良导游的强制购物、自费项目弄得如鲠在喉,舒适度和期望值与日俱下。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是一句很真切的感叹。有这样梦想的人很多很多,顾老师只是辞职就引起众多网友的同感,而我们从新闻媒体上,也经常见到辞职卖房去环球旅游的人,不论是孤身一人还是全家出动,这种经历和勇气都值得艳羡。我们沉默的绝大多数普通大众都生活在这个叫“现代社会”的经济适用房里拥挤着、挣扎着,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到窗子边瞟一眼窗外的景色,或者到楼下的小花园休息一下。也许就像那首《我想去桂林》的歌里唱的那样,“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从“我想去看看”到“我能去看看”,难度还是很大的,对于顾老师,我们除了羡慕之外,也许更多的应该是佩服。所以不必太计较她的那句话是不是噱头,她在辞职之后是否去看过她想看的世界,因为她已经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希望我们有钱、有时间、有情怀、有魄力,去看看我们身边这个那么大的世界,免得以后我们的梦想,只是成为孙辈口中“身临其境是老爷爷一生的心愿”。

    2月23日,一则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人民法院的一位法官辞职信在朋友圈悄然走红,网友盛赞辞职信文采飞扬、笔者文字功底深厚,感叹辞职甚为可惜,辞职信全文是:

    人生或如登山,仰头望峰高路窄,人云坚持方能登顶;又或如掘井,扶锄立石坚泉微,告己专注才可得金。入职岳法十载,不可谓未坚持,耕耘民商一线,不可谓不专注,诚惶诚恐,未敢失却初心。初则喜正义之伸张,乐法律得施行,不屑媚俗,安于清贫。久矣疲命于杂务,掣肘各情形,荒于教子,未尽孝心,今已累案牍,显劳形,业务未见精进,激情日渐消弭。虽不惧司改,夺员额有信心,然不思钻营,伫山底久矣,再十年当仍如是。年逾不惑,细思极恐,忧年华不再,登临无期,趁惰形未成,愚勇尚存,下决心,舍法槌于公堂,求自在于市井,不褒獬豸,不辱女神,既往不悔,当下不疑,未来不迎。

    恳请领导准予本人离职。

    当然,辞职是任何人的自由。但这个法官却“火了”。也许是因为在普通大众看来法官是体面、稳定的职位,是光彩照人的“铁饭碗”,多少人求之不得,他却辞职了。

    但是实际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大家的法制观念逐渐增强,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解决争端正在成为家常便饭,这样自然就使基层法官的工作量与日俱增,广东高检的检察长郑红曾说2015年广东法官人均结案109.89件,法院、检察院确实存在“人少案多”的情况,而他们的收入并没有水涨船高。并且现在很多案件都会得到媒体甚至全社会的关注,道德绑架、舆论左右的事情也不是没有。

    就像这位法官自己说的那样,他对家人所做的远远不够,这样压力大、收入低、内疚深的情况下,辞职只是早晚的事情。像上海的邹碧华这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法官也不止他一个,广东普宁市、河北邢台、江苏南京玄武区等都出现过法官因公猝死的事件。

    除了法官之外,其他行业也不少,比如“吊瓶医生”,累倒在手术室的医生,多地都有猝死在工作岗位上的公交司机。还有江苏泰兴市济川中学、杭州景城实验学校的老师在工作中猝死,她们一位36岁、一位26岁。

    总的说来,这些岗位都是压力大、收入低、休息日少的工作。他们的身体长期承受着高强度的工作、心理又承担着较大的压力,长此以往,难免出问题。所以现在国家开始重视心理辅导、心理干预。但是我觉得对这些行业更要建立合理的休息休假制度,增加人员,提高待遇,让他们的生命得到充分的尊重、让他们的劳动获得合理的回报。

    像这样的行业还有很多,比如环卫工人、公安消防等等,我们作为被服务对象,也要尊重、配合他们,少添乱,多点赞。

    近日,一张被称为“史上最不忍拒绝”的请假条——“快忘了老公长啥样了”——在网上走红。“请假条”女主角、中铁二十局集团职工方芳昨日回应称,自己与老公都从事铁路建设工作,过完春节后到现在才见面。

    “跟领导相处得挺融洽,所以请假的时候就半开玩笑地说,快忘了老公长啥样了,给我批十天假吧。”方芳说,填请假条的时候就顺手写了上去,领导也签字批准了。

    方芳是“80后”,一家三口身处三个地方,四岁的儿子在咸阳由父母照顾,自己和老公目前分别在济南和西藏,随着工程项目的变化工作地点也随之变化。

    “两边不能兼顾,看了孩子就不能去看老公。”方芳说,由于老公工作条件艰苦,地点偏僻影响通信信号,因此连视频通话都“很少很少”,时间长了,就有了“快忘了老公长啥样了”这样的感慨。

    因为工作性质差不多,我的感触也很深。我上文所说的异国风光只是枯燥工作的意外收获,远非全部。我到国外工作的时候,当时的女友小清尚在读大二,她毕业前夕,我恰好回国休假,抽空到母校陪她一个月。她毕业后来老家莒南工作,当年底,我提前请假回家了。请假也是一波三折。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企业也有自己的规定,这是肯定的,只是有些规定总是有些不近人情,这是难免的,这样的建筑业企业的员工如果都像管仲那样当“逃兵”,没有人像鲍叔牙那样如此理解和宽容他,企业领导总是希望员工像大禹那样“三过家门而不入”。在单位,你被你的领导管着,而领导也被领导管着,大家都不在塔尖上。我想塔尖上只有两个词,效益和合同。必须按合同工期施工,而早一天完工也意味着经济效益。这并不只是履约能力和效益的问题。你的施工在造福大众之前,还给周边的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他们希望这样的日子早点结束。而更多人家的电灯还等你完工才能点亮,等你完工才通车。这些都是刚性需求,我们只能顺从。这个地球少了谁都转,不论职位高低,你的请假并不会给企业带来特别大的影响,因为会有人迅速补位。成功学好像有个说法,大意是如果你能够被人轻易代替,那么你的价值也许很低,别人也就不需要你了。

    企业总要有自主裁量权,如果这样的企业规定都要立法,那我们的法律恐怕要汗牛充栋了。国家即使有相应的法律,但是它并非面面俱到,也不是万能的。比如前几年《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包在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那首《常回家看看》唱出了所有人的心声,“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但是实际上,有假不能休、不敢休甚至不愿休的人不在少数,每年春节不能回家团圆的人大有人在,特别是农民工,宁愿省下路费多挣钱,甚至回家过年对他们来说,也许就意味着失业。这条“好心”的法律规定面临执行难,有人甚至说有沦为一纸空文的危险。

    当然,有些行业确实需要我们有所取舍,需要我们默默奉献,甚至做出必要的牺牲。像我在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就主动要求出国,而且在新婚不足一月的时候,我又到了尼泊尔,一去又是十四个月。我明白这其中的付出与煎熬。我也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当年出国并非被迫,现在回家工作倒是有些“被迫”。就像顾老师所说,只是想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现在我能够天天见到父母老婆,而且几个月以后我就要当爹了,人生同样很满足。如果说有房有车无贷款就是“人生赢家”,我也算得上。只是我们的房是在老家莒南县城,并不是北京二环里;我们的车只是一辆奥拓,也非奥迪。当然,住北京的房子、开奥迪车并非我的梦想,但是我总在不断地奋斗,逐个实现我梦想清单上的梦想。

    很喜欢张艺谋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非常朴实自然。

    还看过一部纪录片《俺爹俺娘》,反映的是我的老乡摄影家焦波先生常年个把月回家一次,给父母拍照,后来结集成书《俺爹俺娘》。我没有读过原版,只读过电子版。

    央视有个公益广告“别让等待成为遗憾”。

    画面一:一个母亲蹲在自己要去上学的儿子身边,一边帮他整理衣服,嘴里一边说着:“等你考上大学,妈就享福了。”儿子高高兴兴,蹦蹦跳跳地上学去了,母亲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慈爱的目光里充满着美好的期待。画面二:母亲站在比自己高一头的儿子身边,对儿子说:“等你结完婚,有了孩子,妈就享福了。”儿子终于与心爱的人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母亲满眼充满幸福的期待。画面三:奶奶坐着,孙女贴靠在奶奶温暖的怀抱里,对奶奶说:“奶奶,等我长大了,就让您享福。”透过那微笑的眼神,我们可以看到老人已满目沧桑。

    前一段,网上见了厦门年轻摄影师小野jesse给他85岁的爷爷拍的一组照片,还有相同场景中他自己的对比照片。发在他的微信公众号。除了照片,开头和结尾各有一段并不长但很美的文字:

    时间刚好,你未真正老去,我已实践梦想,你陪我成长,教我勇敢与善良,赋予我一颗专注美好的心灵;我用眼睛捕捉生命里每一束璀璨的光,用镜头带你穿越50年的时光。

    这世间

    若有时光可穿梭

    让我来抚平你的皱纹

    染黑你的银发

    年轻的心

    爷爷

    愿你被岁月

    温柔以待

    这些给我很深的感触。我没有见过我的爷爷,他在我出生之前就去世了,我的奶奶和姥爷在我少不更事的时候去世了,我和姥姥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姥姥身体一直很好,一直到她脑出血之后,卧病在床,姥姥走的时候,我远在国外,没有能够最后送她一程。

    也许大家与我同感,就如那首无名氏唐诗[4]所言“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后来江西德兴的70后诗人程东武又续写了六句,续诗天衣无缝,非常完美: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杭州吉利汽车的一名员工顾先生看到了小野jesse的这些照片,于是给领导写了张请假条。理由是:我给爷爷看了《孙子给85岁爷爷拍了一组照片》,爷爷感叹: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元宵节,我想让爷爷和我一样活在25岁,陪爷爷年轻一次。

    而他领导的批复是这样写的:只要动起来,年轻什么时候都不晚,即使是到了80岁!批准假期,让年轻活出动静!

    而有网友说得很经典。岁月流转,老去的容颜或许并不会因为一组照片、一次装扮而停驻,但它催生的孤独却会被一次细心的留意和陪伴所驱散。

    对于这位顾先生的行为除了点赞之外,我也像媒体一样,春节期间除了走亲戚、访朋友、待客人、忙应酬,难道没有一天半天能陪陪爷爷吗?

    我想到我可爱的父亲,我和小清一直在尝试改变他,让他的生活多些乐趣。他很少出去旅游,和母亲一起旅游时,他也是自觉当起保镖和管家,去年,经我们鼓励,他自己报团去了一趟江浙沪,从照片上看,相当放松和高兴。他也很满足,向我们介绍一路的见闻。

    正月初三,我们一家来临沂产检,没有饭店开门,我们一家吃了一顿肯德基,这是爸妈第一次吃肯德基,他们很高兴,说很好吃。

    春节以后,我网购的进口果汁,他一直推辞说不喝,我给他倒了满满一杯,他细细品尝,说很好喝。

    昨天他看电视上介绍智能家电有擦窗扫地的机器人,他说很实用,我说一台七八百,他又不让买了。

    昨晚用手机蓝牙给他传通讯录,他又问东问西,我一一向他解释,母亲也告诉他,一分钱一分货,贵有贵的道理。

    这也许就是一位60后的可爱之处。

    201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指出: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我们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一员,顾小家、爱大家,家和万事兴,国家才强盛。就像央视公益广告《梦想照进故乡》所表达的那样,我愿意在故乡、在亲人身边完成对梦想的追求,让故乡成为有梦的地方。

    [1]引自左手著、张千里摄《我们始终牵手旅行》,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102页。

    [2]引自同书第104、107页。

    [3]以上两段引自同书第110页。

    [4]诗题为《铜官窑瓷器题诗》,作者不详,收于《全唐诗续拾》卷五十六,见于《全唐诗补编》下册,第1642页,中华书局1992年版。

    scr̚|��OZ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走红辞职信和请假条说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ww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