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雍也篇22

《论语》雍也篇22

作者: 清风8351 | 来源:发表于2022-11-01 18:19 被阅读0次

【原文】

樊迟问知①,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②,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注释】

①樊迟:孔子的学生,姓樊,名须,字子迟。从小贫穷,但读书刻苦,还懂种田。未拜孔子为师之前,他已在季氏宰冉求处任职。孔子回鲁后拜师。

②远(yuàn):作及物动词,疏远'避开。

【翻译】

樊迟问怎么样才算聪明,孔子说:“努力从事人民认为合理的工作,尊敬鬼神,但要疏远它们,这样可以称得上是聪明了。”樊迟又问怎么样才叫作有仁德,孔子说:“有仁德的人先付出艰苦的努力,然后得到收获,这样可以说是有仁德了。”

【解读】

本章孔子提出了“智”、“仁”等重要观念的一些具体体现。

在教导弟子的时候,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典范。比如,不同的弟子向他问“仁”,他的回答没有完全一样的。这说明,他对自己的弟子们的资质有着充分的了解,同时也善于依据他们的心智水平予以教导。樊迟先后几次问到仁,孔子的答案也不尽相同。孔子不但善于因材施教,而且会因时因地因事因状况而作出不同的解答来启发弟子。后人之所以把他奉为万世师表,这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所谓“务民之义”,就是对人要修“十义”。“十义”是指“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这是做人应尽的义务,这十个是为人之义。

“敬鬼神而远之”,这个远是疏远,对鬼神我们要敬他们,但是又要疏远他们。鬼神,狭义上来讲,鬼是我们祖宗的魂,神泛指一切的神灵。所以我们要提倡祭祖,培养孝心,敦人伦,尽孝思。祭拜祖先以报德。而对于占卜之类的行为孔子的观点是:要有自己的理性,不能盲目相信也不能强烈怀疑,在态度上要表现出尊敬,但在行为上要表现出疏远,这才是一种大智慧。

同样在生活中,对于一些跟自己不在同一条道上的人,也要秉持这种方式,在态度上对他客客气气,但绝不跟他同流合污。做到敬而远之,既不得罪他,又能让自己全身而退。

“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是指仁者所做的事业叫仁德的事业,你要推动仁德事业,不容易,好事多磨,困难重重,那你就得先忍耐,不能退心,要一直做下去。障碍再大,你都锲而不舍,冲破难关,最后才能够得到成果。

夫子此文论仁论智,都讲到做官的人该怎么样待人处事。所以我们推断,樊迟当时应该正在做官。所以夫子的回答,对于仁和智,都是能够资助施政,对于做政治也有帮助。

相关文章

  • 《论语》雍也篇22

    【原文】 樊迟问知①,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②,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注...

  • 《论语》雍也篇22—29

    【原文】 6•22 樊迟问知(1),子曰:“务(2)民之义(3),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

  • 《论语·雍也篇》第22章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论语·雍也篇》第22章。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论语》——雍也篇

    【原文】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译文】 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去...

  • 《论语》雍也篇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

  • 论语·雍也篇

    6.1.子曰:“雍[1] 也可使南面[2] 。” 译文:孔子说:“冉雍啊,可以让他做一方长官。” 6.2.仲弓问子...

  • 论语(雍也篇)

    雍也13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释义:孔子说:“孟之反...

  • 《论语》雍也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孔子...

  • 《论语·雍也篇》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雍也篇》,先恭诵原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

  • 《论语·雍也篇》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论语·雍也篇》的学习。本篇和上一篇《公冶长》内容基本一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雍也篇2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yj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