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阳明心学笔记
学习传统文化(心学)需要有正确的治学观

学习传统文化(心学)需要有正确的治学观

作者: 十年一井 | 来源:发表于2019-10-05 14:32 被阅读0次

    近些年阳明心学热了,但是接踵而来的问题就是,阳明学的核心是什么,在教授阳明心学的时候应该把握怎样的治学观却成了很严重的问题。今天笔者抛砖引玉,分享几个观点。

    在我们学习任何一门学术或者技术之前,一定有一个关于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它的答案。而且这个答案一定是切己的。也就是这个答案一定是和自己相联系的。其次是学习具体哪些内容。再次是怎样学习。就是路径问题。这三个问题即是学习者的问题,反过来如果对教授而言,也同样适用。

    就阳明心学而言,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学习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是从大方向大格局来讲有一些共同答案,比如从大到小而言:大是为了改变社会风气,以致改变各个群体的精神风貌,比如公务员,企业家,学习爱好者。进一步改善家庭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当然,其出发点还在于对于个人观念的影响。而对每个回答的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诉求,更多是需要学习明智,学习改过责善。这才是根本。所以,学的目的归根究底应该落实于行动,否则仅仅只是研究,没有什么当代价值和实际意义。即使说的天花乱坠,而没有践行阳明先生重行的实践性,就真正变成口耳之学,最后把心学捧上神坛,讳莫如深,又有什么意义呢?

    第二个问题是学什么?

    这个问题之前老师学长已经给出答案。我也把今年自己学习的过程和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要学习阳明心学,有一些著作是必须要看的。

    《王阳明全集》这是根本。

    《王阳明大传》这是引路师。主要是帮助了解阳明先生一生经历与其思想形成。

    梁启超《儒家哲学》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这两本书虽然不是大部头,但是言简意赅,对于把握儒家道统和儒家所讨论的主体内容有一个整体把握。再去读四书就会有一个整体观。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书是五经的钥匙。《论语》是四书的根本。

    钱穆:《阳明学述要》《宋明理学概要》

    《董平讲心学》陈来《有无之境》

    《王阳明哲学》《青年王阳明》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佛家作品《心经》《六祖坛经》等;

    道家作品:《老子》《庄子》等;

    通过梳理的学习内容我们可以发现,阳明先生因为是儒释道三家之集大成者,我们学习他主要是把握他以儒家为主体,佛道为用的学习方法和思想路径,再结合儒家一以贯之的核心问题来梳理如何成贤成圣的心路。这个过程就帮助学者对于儒释道文化有个整体了解和把握。而一条主线就是性之善恶,心体,天道,天命这四个贯穿起来的要素。而夫子《论语》里自己的回答: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下学而上达。我认为是概括了这个一以贯之。纵观阳明先生一生。也是如此。

    第三怎么学?

    这个问题很重要。《中庸》里有学问思辨行。

    许嘉璐先生给了四句要诀。

    1.以人民为中心。(学习目的初心)

    2.以学术为基础。(把握学术主脉和灵魂)

    3.以历史为背景。(经史结合,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坐而论道。)

    4.以创新为化古。(这个很重要,不要自己给自己画地为牢,要明白时移世易,变与不变的道理。这才是学者应该去思考讨论的核心。但是其根基在学术之基础。古今中西,归纳整理疏通,把大家都思考的东西合并同类项,再梳理出新的结论,此为化古与创新。)

    我们在看看阳明先生给我们指出的路径:

    1.立志。(成圣就是为人民服务)

    2.勤学。(好学近乎智)

    3.改过。(知耻近乎勇)

    4.责善。(力行近乎仁,社会责任的担当)

    此四者是内圣外王之道的阳明先生的解读。是对于四书的深刻理解。

    以上是玉强今年跟随两个读书会和众多老师学长学习小结。或有不周,希望抛砖引玉。

                                          2019.10.5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传统文化(心学)需要有正确的治学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ae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