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阳明心学笔记
学习传统文化(心学)需要有正确的治学观

学习传统文化(心学)需要有正确的治学观

作者: 十年一井 | 来源:发表于2019-10-05 14:32 被阅读0次

近些年阳明心学热了,但是接踵而来的问题就是,阳明学的核心是什么,在教授阳明心学的时候应该把握怎样的治学观却成了很严重的问题。今天笔者抛砖引玉,分享几个观点。

在我们学习任何一门学术或者技术之前,一定有一个关于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它的答案。而且这个答案一定是切己的。也就是这个答案一定是和自己相联系的。其次是学习具体哪些内容。再次是怎样学习。就是路径问题。这三个问题即是学习者的问题,反过来如果对教授而言,也同样适用。

就阳明心学而言,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学习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是从大方向大格局来讲有一些共同答案,比如从大到小而言:大是为了改变社会风气,以致改变各个群体的精神风貌,比如公务员,企业家,学习爱好者。进一步改善家庭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当然,其出发点还在于对于个人观念的影响。而对每个回答的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诉求,更多是需要学习明智,学习改过责善。这才是根本。所以,学的目的归根究底应该落实于行动,否则仅仅只是研究,没有什么当代价值和实际意义。即使说的天花乱坠,而没有践行阳明先生重行的实践性,就真正变成口耳之学,最后把心学捧上神坛,讳莫如深,又有什么意义呢?

第二个问题是学什么?

这个问题之前老师学长已经给出答案。我也把今年自己学习的过程和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要学习阳明心学,有一些著作是必须要看的。

《王阳明全集》这是根本。

《王阳明大传》这是引路师。主要是帮助了解阳明先生一生经历与其思想形成。

梁启超《儒家哲学》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这两本书虽然不是大部头,但是言简意赅,对于把握儒家道统和儒家所讨论的主体内容有一个整体把握。再去读四书就会有一个整体观。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书是五经的钥匙。《论语》是四书的根本。

钱穆:《阳明学述要》《宋明理学概要》

《董平讲心学》陈来《有无之境》

《王阳明哲学》《青年王阳明》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佛家作品《心经》《六祖坛经》等;

道家作品:《老子》《庄子》等;

通过梳理的学习内容我们可以发现,阳明先生因为是儒释道三家之集大成者,我们学习他主要是把握他以儒家为主体,佛道为用的学习方法和思想路径,再结合儒家一以贯之的核心问题来梳理如何成贤成圣的心路。这个过程就帮助学者对于儒释道文化有个整体了解和把握。而一条主线就是性之善恶,心体,天道,天命这四个贯穿起来的要素。而夫子《论语》里自己的回答: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下学而上达。我认为是概括了这个一以贯之。纵观阳明先生一生。也是如此。

第三怎么学?

这个问题很重要。《中庸》里有学问思辨行。

许嘉璐先生给了四句要诀。

1.以人民为中心。(学习目的初心)

2.以学术为基础。(把握学术主脉和灵魂)

3.以历史为背景。(经史结合,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坐而论道。)

4.以创新为化古。(这个很重要,不要自己给自己画地为牢,要明白时移世易,变与不变的道理。这才是学者应该去思考讨论的核心。但是其根基在学术之基础。古今中西,归纳整理疏通,把大家都思考的东西合并同类项,再梳理出新的结论,此为化古与创新。)

我们在看看阳明先生给我们指出的路径:

1.立志。(成圣就是为人民服务)

2.勤学。(好学近乎智)

3.改过。(知耻近乎勇)

4.责善。(力行近乎仁,社会责任的担当)

此四者是内圣外王之道的阳明先生的解读。是对于四书的深刻理解。

以上是玉强今年跟随两个读书会和众多老师学长学习小结。或有不周,希望抛砖引玉。

                                      2019.10.5

相关文章

  • 学习传统文化(心学)需要有正确的治学观

    近些年阳明心学热了,但是接踵而来的问题就是,阳明学的核心是什么,在教授阳明心学的时候应该把握怎样的治学观却成了很严...

  • 如何认知、选择、培养正确的刚需

    本周开始学习如何认知、选择、培养正确的刚需。 刚需取决于每个人的价值观。

  • 家长要有正确的学习观

    家长要有正确的学习观 疫情孩子蔓延,开学时间还未定。以前这个时间学生早已经坐在教室里了,现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走...

  • 致良知之徐爱录

    要有传播正能量的“功夫”,去掉私欲而正其心,为人处世需合乎道德伦理,因此要潜心学习和体会,并用精益求精,勤于学习,...

  • 天然工坊

    学习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就好比有了远处的灯塔,手中的指明灯和脚下延伸的路以及披荆斩棘的勇...

  • 共修日记(第91天)改变从认识自己开始

    最近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习阳明心学,致良知四合院,稻盛和夫的生活工作哲学观,道家佛家对生命的解读等等。 打开了我对...

  • 学习笔记:选择正确的刚需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学习笔记 第30篇 【概念20:刚需】 正确的刚需是一切驱动力的源头。决定刚需的是价值观。...

  • 190102 习近平讲话: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

  • 【大大语录】——学习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学史可以看成败、...

  • 20170218 认识刚需

    1、刚需根值于价值观(价值观决定刚需); 2、“表现型人格”的刚需是成功,“进取型人格”的刚需是成长; 3、正确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传统文化(心学)需要有正确的治学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ae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