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年级小学生姜丹阳的妈妈。今天很开心能有这个机会与大家交流分享我育儿路上的经历与感受:
我虽然是一个成年人但是我很了解孩子,因为我曾经也是一个孩子,我没有忘记做孩子的感受。我相信我的孩子就像相信曾经的自己一样,相信每个人都是希望自己越来越好的,希望自己优秀,就像植物一样向阳生长,你看那些犯了错误的人大多数是后悔的,那些取得成就的人都是高兴的,所以我们人类这个物种之所以进化的这么好越来越优秀很大部分得益于我们天生就是上进的。
下面我要说的也是说给自己听的,我可能也还没全做到。就是孩子与学习的关系。我们一向注重孩子的学习,却往往忽视孩子与学习的关系。孩子对自己和学习的认识几乎决定了他学习和成长的内在动力。一个和学习关系好的孩子,即使当下成绩不理想,从人生长线来看,一个学习型人格的人一定有长而稳的成长能力。而怎么才能建立好孩子与学习的关系呢?在孩子的童年期,他的世界主要是围绕父母,孩子都是通过父母来获取知识。某种意义上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也就是孩子与学习的关系。学习是孩子和父母天然关系中的一个朋友,一个客人,还是一个异物,甚至是定时炸弹,取决于父母对待学习的态度和姿势。父母主要是妈妈对待学习这件事是轻松自如,有招有势还是如临大敌都会直接导致孩子对学习的第一印象:学习有趣,值得为之而努力,又或者学习是自己和妈妈之间的紧张元素。孩子的学习迟早会成为他们自己的事情,但在这之前就像孩子在学会走路之前要靠家人扶持;孩子学会张嘴说话也需要妈妈们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教他,父母的早期扶助帮助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我们在他们接受教育的早期扶持他们能像当年他们蹒跚学步和咿呀学语时那般耐心,那他们今天的学习也会像他们今天走路和说话一样熟练,不被你担心。
我现在能够做到的就是在我的知识能力范围内,让知识像玩具一样有趣像巧克力一样有吸引力。比如语文知识很重要,需要长期积累,那阅读是很好玩的,听故事是很好玩的,看动画片是很好玩的。我家孩子有段日子会很迷恋西游记,走哪里都听凯叔西游记,我就顺便把凯叔大语文也给买了,哪天她翻凯叔APP的时候就翻到大语文的诗词脱口秀,一听好玩啊,又被吸引了。数学知识很重要,而小学的数学又那么简单中学数学跨度那么大,我在我女儿幼儿园的时候就在家和她拿火柴棒拼着玩,拼出1-10,哪些数字移动一根能变另一个数字啊,哪些数字移除一根能变另一个数字啊等等,英语知识很重要,那就天天车上放英文CD,看英文的图画书,很小的时候苹果还不会说已经看到苹果就说泡泡,看到香蕉就说娜娜。更何况她并不是天才,我和他爸爸更不是,只是她妈妈我没有忘记作为一个孩子的感受,我在我的知识范围内对待知识对待学习是轻松自如,有招有势的。超出我能力范围的,就花钱请专业人士帮忙,比如学而思。所以她能感受到父母对知识的态度是喜欢,想拥有的。所以也很大程度决定了她与学习的关系是正向的积极的。我不担心她的学习,以后可能会好可能会一般,应该不会差。无论好还是一般我能接受,我相信她也能接受。
除了文化课知识,艺术知识,体能学习啊,对待未来科技的态度啊,父母对他们的态度都会决定孩子对他们的接受程度。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都不以为紧张的学习对成长好,轻松学知识才是这个时代的精神。我们著名的心理学家李子勋老师讲过小学知识非常少,小学的任务有三个:一是让孩子喜欢学校,通过快乐的学校生活喜欢学习这件事情。二是促进孩子的社会化,与同龄的孩子交往,建立社会友情,适应群体秩序规则,三是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在家父母会帮办,学校可以补偿家庭教育的缺失,当然也包括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所以小学的首要任务并不是学习,而是孩子的知识,心智,性格,心理,心灵的同步发展成熟,而这种成熟需要孩子有广泛的涉猎与兴趣,尤其是高中以前。我是会给孩子报一些特长班的,与其说我给她报的特长班,不如说我是为了满足她的兴趣满足她对人生丰富体验的要求而报的。是的,人的生命在初期有着自我完成的内在动力,如果外界权威不压抑这股动力,它会自然地导向孩子按照一种多样化的天赋发展。。当孩子表现出对某方面的天赋与爱好,只有满足她她才有力量去探究下一个领域啊。
最后谈谈孩子的犯错。我个人的理解是犯错是孩子成长的一种需要,在孩童时期犯错是为了成人以后不犯错,孩子小时候伤害了小动物,受到了父母的斥责,长大了就不会去虐猫,就不会有到公园里伤害狗熊的行为。我们的孩子从小面对强悍聪明度父母同时还有一个强硬的不可更改的教育体系,他们很少有犯错误的机会,也没有经历挫折的机会。。。。。。举例。所以每一次犯错都是促进孩子成长的资源,我们父母面对孩子的错误时的心态很重要。并且孩子的问题都是有时间性阶段性有规律的。如果真的简单的认为孩子的错误现在不管就会变得越来越严重那就焦虑了。孩子今天考试考了60分,父母暴跳如雷,那是因为父母就认为孩子成绩会一直这样,不能承受对孩子美好期待的落空,也不愿意与孩子分享挫折与痛苦,忘了这个60分只是孩子成长那个中的一个状态。就像孩子5岁当众撒尿是习惯问题不是品行问题,而20岁当众撒尿才是品行问题。孩子犯了错误,比如打坏了小区的公共设施,父母不去过度保护她,家长让孩子坚持一周去给社区打扫卫生,他长大后自然爱护公务。所以孩子小时候犯的错误不会一直犯下去,我们把问题看成家里的客人而不是常驻人员,客人来了,我们觉得不那么安逸了可是知道客人迟早是要走的,就不会因为暂时的不方便就生活不下去。
就酱,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