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磊家的大女儿多多最近因为头发又引发众网友热烈讨论,多妈孙莉发了多多的新发色照片,她头发上多了一些紫色。
在各路为多多颜值、气质点赞的网友中,一位网友的评论获得9w点赞,内容仅仅是羡慕黄磊孙莉夫妇能尊重孩子意愿,让孩子自由打扮。这位网友在评论里许愿,高中毕业后要把化妆染发纹身打耳洞都做一遍。
01
各种羡慕的声音让我有点点诧异,染发、化妆、打耳洞等等这些很主观意愿的事情,在孩子(特别是女儿)的成长过程中要么自己想这么做、要么受身边人影响偷偷的这么做。
家长本着为孩子过滤不良信息的目的拦截了这一切,但实际上家长管的心力交瘁,孩子非常不满,家长管孩子的那条线究竟该设在什么位置,才让孩子觉得舒服,家长又觉得放心,而不是羡慕“别人家的爸妈”呢?
不由的想到,之前有宝妈在微信提问,说:
我感觉和10岁的女儿越来越没话说了,她总是和我对着干,说夏天不要吃太多雪糕,各种不听;给她买的衣服多好看,不喜欢穿;
每次我说的事情她都要反驳,说我没有尊重她的想法,但我特别清楚,她是女孩子,我已经很温和很照顾她的感受了,为什么她还是这样?
02
不由想到心理学家李雪在《当我遇见一个人》书里写道:看见,是真正的爱。
但是,很多成人对于孩子的需求和感受,如果打分来评判,大多是自己给自己接近满分10分,孩子来打可能只有5分或者更少。
不信?我们来看看:
当孩子表示吃饱了,大人不依不挠的追着喂,要求再吃两口(孩子的饭量其实是大人来衡量);
当孩子说不喜欢红色的裙子,大人说红色的裙子好看(孩子的喜好因为大人是付款方被决定);
当孩子说学习累了想休息会,大人说累啥啊,你在外面玩的时候可没说累(孩子是否休息是大人来判别);
当孩子大哭大闹,成人大声要求孩子憋住不准哭(孩子的情绪不被大人接纳)......
龙应台曾说,成年人锁在自己的惯性思维里,又掌握制订游戏规则的权力,所以太容易自以为是了。
成人不去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和感受,然后把这种“自以为是”强加给孩子。
慢慢的,孩子无法抵抗,只能默默承受,看到“染发的多多”才会心生羡慕,看到自己爸妈各种“自以为是”的爱才会那么抵触。
李雪说:爱,是“如他所是”,非“如我所愿”。
雯雯说
尊重孩子,
是看见孩子的需求和感受。
看到,然后做到,我们的每一次改变,会给孩子更多不一样的观感,其实,变成让别人家夸赞的爸妈,我们也能做到。
希望各位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就像泰戈尔这首诗描述的一样:
让我的爱
像阳光一样包围你
而又给你
光辉灿烂的自由
Tips:看后觉得内容有用,欢迎转发给你爱的人~
-TED-
【徐雯雯简介】国家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家庭教育讲师,多家平台签约作者,致力于从事亲子关系、亲子情绪管理工作,个案咨询累计达200小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