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在很多人看来是很神秘的,天马行空,难以描述。
读这本《赖声川的创意学》之前,我也是这样的认知,好的创意就像闪电,刹那消逝。
所以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是充满惊喜的。赖声川老师如抽丝剥茧般让我们看到创意的本貌:创意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而心是创意的来源,生活中所看所想所感的一切皆可作为创意的材料,为创作人所用。
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似乎都具有一个个人创意泉源,同时也存在一种更广大、超越个人、属于全人类的共同泉源,里面储存着各种原始、深奥的集体智慧,这个庞大泉源或许在我们体内,或许我们有管道可以通到它。
当下这个时代是创意为王的时代,自媒体的风生水起让我们看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作者。创意也是人类最向往的一种能力,但“创意”可学吗?我们又该如何“学”呢?
《赖声川的创意学》这本书所要告诉我们的正是,创意固然神秘,却是可以根据方法练习。
但创意的学习不是单一的表层技巧的学习,而是要在自己日常生活的累积中打破自身因固定的习性与创意之间的壁垒,
首先要去标签。
当我们看东西,在还没认出是什么之前的瞬间,它就是自己,非常单纯。但我们长久以来习惯在辩识事物的瞬间立刻贴上标签。
为什么这么做?
因为我们需要一种安全感。贴标签让我们活在安全熟悉的界限内,一切都可在预期中进行。但标签也使事物很难再去改变,使我们僵化。
不仅如此,标签还会滋养执着与偏见。
当我们习惯带着心中的各种情绪和偏见看待这个世界,就会变得盲目,失去客观和公正,杀死创意,杀死生活。
想要学习创意就要去除标签,让事物不再受限于固定的意义和期待,充满各种可能性。
想要生活的更好,就要放下偏见,回归纯净之心;想要生活的更自由,就要以最大的勇气学会放下。
生活可以很简单,只是我们都很容易自动接受各种社会加诸自我的制式观念及想法,盲目追求社会既定价值的生活方式,盲目向外求,最后我们把自己困住。
学习创意,也是在重塑自己的生活。创意的智慧包含了人生经验和人生智慧。只有把眼光放在如何丰富的生活、找到自己的价值观,并从生活中汲取创造新东西的智慧和方法,才有可能打破屏障,让创意源源不断。
阅读过程中,有很多共鸣的时刻、关于如何看世界、关于创作、关于放下,都是我常常在思考的课题。赖老师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与智慧为我们开启一场生活智慧的探索之旅,于观察中感受生活,于思考中参透智慧。
读书的明心见智,或许就在于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