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3层次
诺曼说,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活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本能层、行为层和意识层。本能层就是天生的、最原始的需求,比如“好看”;行为层是后天学来的经验和动作,比如“好用”;意识层最高级,需要理性的参与,比如看推理小说,需要大量思考才能获得更多乐趣,叫做“好有意思”。
第一, 本能层:好看。
好看,是个统称,好听,好闻,也同样,指的是所有直接的感官刺激,带来的情绪。
人们看到漂亮商品,通常第一反应是“真好看”,然后是“我想要”,然后才是“它能干什么”。如果看到丑的商品,第一反应估计是:这东西,真难看,嗯,估计也好用不到哪去。然后,就再也没有然后了。
所以,好看和好用不该是取舍问题。好看就是好用的一部分。你一定要把好看,当作天大的事。小米联合创始人刘德说,小米的产品在上线之前,都要过“7人长老会”,其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就是“颜值”。
第二,行为层:好用。
高颜值带来的喜爱是否能延续,要看产品是否能有效完成任务,操作是否便捷有趣。这就是在行为层设计的关键。
第三,意识层:好有意思。
本能、行为,都是人类潜意识的反应,而意识层的设计,需要他想一想,判断一下,才会突然领悟:哇,好有意思!
举个例子。很多网站或 App 在刷新网页时,会显示“请等待……”这就是没有经过意识层设计的页面。经过意识层设计的,可能会这么说:“服务器正在玩命帮你组织内容,请稍等……”用户看到后,会心一笑,心里说:好有意思。
再比如,杜蕾斯所有的“借势营销”设计,都不会让你一下就明白,而是绕个小弯子,你领会了之后,坏坏地一笑,心里说:好有意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