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的邻居们

我的邻居们

作者: 宅家十年 | 来源:发表于2023-07-30 08:49 被阅读0次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

搬到这个小区住,已经十年有余。虽然我一年下不了几趟楼,但我对楼道每户人家都认得,他们见了我也很热情。

一次外出回家,上楼的过程遇到了三家邻居(我爬楼很慢)。在一楼时,二楼西户的妹妹把电动车放进储藏室,然后很快上楼。她问我下雨天还出门了,雨正大。这个妹妹每次见到我都会主动搭话。在我走到三楼时,我楼上的邻居大姐下班回家,她是个慢性子人,身体微胖,每次她走进楼道,都能听到她的高跟鞋的哒哒声。这个姐也是每次都会与我打招呼。

在我快到自门口时,身后传来了说话声,是对门邻居娘俩回来了。我还有两个台阶就到家门,还需停下来喘口气。抬头看,门外堆着很多纸箱子,还有一个黑色塑料袋包裹,很大一包,也在门外。我确定自己没有快递。东西堵得我的门要打不开。这是曾经向保洁员埋怨我的垃圾放门外影响楼道有味的邻居。她家经常门外堆放东西,而我的垃圾最多放半小时就扔掉了。

在我还有两个台阶到家门时,对门男孩(七八岁了)很快从我身边挤过,站在他家门口。男孩妈妈,一个瘦小女子,住了十年的邻居。我回头笑着看她,想打声招呼。人家根本眼睛不瞅我,直接开门进屋了。她每次遇到我都是这副样子,装没看见,从来不理人。倒是她家的男主人,每次在楼道里遇到,他都会停下脚步,让我先行。还会很关心地问,是否需要帮助。每次还会鼓励我几句,说很佩服我的毅力。可是他的妻儿,一点也不像他热情。小男孩见了我从来没喊过阿姨。有这样的妈妈,也就有这样的孩子,不奇怪。

一楼两户都是住的退休老人,每次遇到,他们都会多聊几句家常。二楼三楼东户常年出租,都是为了孩子考学陪读的租户。虽然每年换人,但是在楼道里遇到,大家都会问声“出去啊”或“回来了”。楼下三口,孩子已上大学。一家人见面都给打招呼。五楼东户是一家三口,小孩上幼儿园。三口人都很热情,见面时大人就嘱咐小孩喊阿姨。孩子胖嘟嘟的很可爱。

十户人家,唯独对门娘俩见了人不搭理。我在教育孩子上,每次见了邻居都要教她主动喊人,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的,邻居也夸她懂事。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大人身上存在的问题,从孩子身上都有体现。我不是说人家不理我就不对,只是感觉最起码的礼貌应该有吧。

相关文章

  • 我的邻居们

    2015年搬进这所房子,到现在三年了,却依然不太熟悉我们的邻居们。 只知道左隔壁邻居是一户黎巴嫩人,女主人是医生,...

  • 我的邻居们

    昨天跟我家爷爷带着娃逛母婴店偶遇Apple,于是有了这篇。 Apple已是一儿一女的人生大赢家,跟我住一个小区。之...

  • 我的邻居们

    我也忘记我是怎么认识我的邻居们的了,等我渐渐走出漫长的意识的蒙昧期,他们就等在那里了,好像等待了很久很久很久。 我...

  • 我的邻居们

    一年前我们搬到这个小区。 小区为四合院式,非常安静,后来发现这个小区已里大多是退休教师。每到周末,小区里就会听到钢...

  • 我的邻居们

    疫情前每天忙着工作,早出晚归,楼上楼下小区邻居基本不认识。对于他们的印象,就是楼群里的一句句话。 最近...

  • 《我的邻居们》

    人生总是有得有失,得失之间大概会达成一定的平衡。譬如倒霉的我总能遇上很好的邻居。很多人说:“身在城市,难有...

  • 我的邻居们

    也谈入乡随俗。刚才坐电梯的时候,遇到了同一层的邻居Erik,聊了几句。Erik来自东欧的一个弹丸小国,忘了...

  • 我的邻居们

    一 我家楼下邻居是刘医生家。 刘医生七十多了,是南大中心医院的退休医生。首先是在四门诊就诊,后干脆买下四门诊三层楼...

  • 我和我的邻居们

    俗语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来到这个小区生活也有五、六年的光景了,所谓的小区,也就只有两栋楼,每栋楼里住有...

  • 我的那些邻居们

    1、 一楼搬来了一户新邻居。女主人四十多岁的样子,黑黑胖胖的,平素里喜欢穿那种宽松的棉麻长裙,远远看上去是一大堆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邻居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fs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