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考研败北,在做出继续二战的打算之后,决定先工作一段时间攒点钱为下半年的复习所用。受疫情的影响及考虑到实际情况,三月初,我去到了合肥送外卖。
比起在家里跟爸妈或者在学校跟舍友们住在一块的那种生活,自己独自在外生活的经历其实并不多。也许是刚出校门不久,心态上还太过理想化和乐观的缘故,对于那种独自在外的生活,反而更让我期待和蠢蠢欲动。
刚开始去合肥的时候,是借住在姐姐家里。后来因为想多接点单多挣点钱,就租房到了另一个区。在彻底的独自生活后,我仿佛更觉察到了生活本来的样子。
由于外卖工作时间的灵活性和自由性,我每天只工作午高峰和晚高峰两个时段,八个小时左右。除却休息的时间之外,我把其他时间留给看书,留给洗衣做饭……
其实自己并没有把目前阶段的送外卖以一种体验生活的态度来对待,每当和那些大叔们在一块抢单的时候,并不觉得自己还是个刚出入社会的学生,从而应该被特别对待。事实上,生活所施与的压力、焦虑、困惑、茫然,也并不会因为你是谁而给予特别的优待。我只是觉得自己和大家一样,有经济上的需要,有养活自己的需要。
❤
在卸下了校园时代一直有人替自己负重前行的容光满面的生活妆容之后,独自生活的背后,是很多事的亲力亲为。
在家和在校时,很多东西和事情都是现成的。而如今也学着超市里的大爷大妈,在蔬菜区的货架上挑挑拣拣,买米买油买调味品,回去为自己做一顿又一顿的果腹之餐;也学着把租的房子当做自己的一个小家来看待,收拾的干干净净妥妥贴贴,也学着安慰自己把委屈与愤怒憋回去,再告诉自己——人活着呢,最重要的就是开心……
伴随着每天对生活期待的快乐,烦恼也伴之而来。每天一日三餐的忙活,学习与工作的时间调配以及其他的琐事让我渐渐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也懂得了为何有人出入社会之后,以前的很多兴趣、爱好忽然就被搁置了,因为为了生活,真的没有时间和精力了。
逢到一个月偶尔几次的休息日,暂时性地摆脱了平日的繁忙与打扰,也只想着让自己多休息休息,让自己的心安静安静……
真的很难再像学生时代可以不必考虑生计地拿出大段大段的时间去略带悠闲地专注做一件事,持续沉醉于自己的爱好。踏入社会后的生活和时间被各类事宜分解割裂,且很多事往往同时而来,总是感觉匆匆又匆匆。
尤记得在学校,班主任在我们因为别的作业太多而请求作业缓几天交时,常说到:“你们是需要培养同时处理几件事的能力的”。我是记住了的,也常常提醒甚而刻意引导自己去培养这种能力的,然而,直到现在,还是能力欠佳。
❤
很多个夜晚,在伴着腿脚隐隐酸痛的感觉中,当我回想这一天被各类事宜弄得手忙脚乱时,总是不自觉地陷入一种莫名的焦虑之中。
相较于焦虑的纷扰所带来的烦躁,心态的崩溃更让我感到一种无言的痛苦与压抑感。坦白讲,在这之前,我对所谓的压力一直持一种乐观甚而是轻视的态度。总觉得只要自己保持乐观并且不断努力,让自己内心强大,压力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事实是,当压力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时,心里的乐观很快就会被淹没。在经历一件又一件事后,才发现自己并不是如想象中那般强大,尽管每件事看起来都并不怎么起眼,可却能清楚地看见自己的脆弱。
就像微博上有人说的那样:“有时关不上冰箱的门,脚趾撞到了桌脚,临出门找不到钥匙,嚎啕大哭,你觉得小题大做,只有我自己知道是为什么。”的确,在不断的经历中,其实还是自己最明白自己,最明白那种无以言表的委屈。
想起有一次夜里送餐途中,由于电池突然出现故障,而距离换电池的地方又比较远,不得不把车停在路边,骑着共享单车送餐,结果手上五单全部超时,只得一个劲地给顾客赔礼道歉,基本等于白干。回去的路上,衣服早已全部汗湿,心情沮丧到极点,只是很想大哭一场……
关于生活中让自己崩溃的瞬间,有太多太多。情绪突然爆发的背后,其实都是长久的积压。当初夏时节暴雨突然而至,雨水打的眼睛睁不开,车实在骑不下去时;当遇到个别顾客故意刁难时;当夜晚送餐看不见楼号在小区里转了一圈又一圈时……
❤
大多数崩溃的瞬间,在时间的消融下,慢慢地也就治愈了。但有些崩溃的瞬间,却在心底永远地记下了,融入了对生命的思考之中。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许多骑手大哥们在闲聊谈到配送超时的问题时,谈到去年附近区域有个外卖小哥因为快超时了而闯红灯被撞,后来送医院抢救,但最终人还是走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一种巨大的无力感与失落感从心底升腾至意识之中,那比崩溃更让自己难受的是触动,一种无法言说的触动。
我当时就在想,他是谁的儿子?是谁的丈夫?又是谁的父亲?我又在想,为了那几块钱而赌上自己的安全,值得吗?毋庸置疑,不值得。
可是,当我从事这份职业,看着自己的工资是由一单一单几块钱叠加起来的时候,才渐渐明白,即便那区区几块钱,也有人愿意为之冒险。这的确很危险,但这也是生活的真相。
及至现在,当我每每看到网上关于外卖小哥的视频时,总是有所共鸣,或者转发,或者点赞。可能是因为从事了这个行业,让我倍感亲切,也让我常常感到心疼。
❤
六月初回校办理毕业手续的时候,相约和以前的同学聚餐,席间,大财笑说:“咋感觉大哥变得不爱说话了,感觉没以前有精气神了……”
我忙笑着说没有没有。但几句话过后,又沉默了下来,在一旁笑着听他们说,看他们吃东西。当提议要不要喝酒时,大家都摇了摇头。尽管没有以前聚餐时的那种热闹,可是这种感觉却让自己感到很舒服很轻松自在。
我想,其实吃什么喝什么说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各自为生活向前奔走的路途中,在尝遍酸涩甜辣的生活里,有他们在就够了。
其实现在,我也常常问自己,为何变得沉默,甚而为何有点变得“逆来顺受”?这是否算是对生活的妥协?又是否算是对曾经自己的“背叛”?
尽管直到现在,我都没有给出自己一个确切的答案。可是我能感觉到:忙于生活重复的琐事并不与追求理想相悖;忍气吞声独尝委屈的背后并不削减我承担责任的勇气;对生活的厌离也并不妨碍我继续保持前行、热爱以及新的期待……
❤
生活是琐碎的,但人生是完整的。想逃避琐碎,直接得到完整,也许比较轻松,但却未必牢固。但总是围困于于琐碎之中,也许会消解活力,走向平庸。
也许生活背后,本身就是一片狼藉。有人困囿于狼藉的杂乱之中,有人在杂乱的狼藉中理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这就像不断生长的我们,不是一下子长大,而是慢慢长大一样。让每一块骨骼,每一条经脉都遵循必要的生长规律,从而茁壮成长为健康的人。生活也当如此,由每天的琐碎凝结成一天,再由一天到一年,直到最后成就了我们的一生。
诚如社会学家莫里•施瓦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对他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时回答的那样:
“什么是人生最困难的事情?”
“与生活讲和。”
的确如此,终其一生,我们都在与生活相伴,而与生活这个亦友亦仇的朋友讲和,实在是我们一生的哲学。不论是接纳琐碎或是承认狼藉,本质上都在与生活讲和。
也许生活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完美,但也恰是如此,才让我们有继续追求生活的动力。永远生生不息,永远砥砺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