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227153/b381045a4e2d6d9d.jpg)
看见几片叶子飘然而下,便停下了前行的脚步,哦,原来已入秋多日。忍不住弯腰捡起一枚叶子,放在掌心,轻抚它的脉络,心里的柔软,便无法平息。
记得初春时,看着路两旁的树皮开始发青,心里就泛起了希望的涟漪,看吧,过不了几天,树枝就会抽出嫩芽,鹅黄色的,我总会联想到刚出壳儿的笨笨的小鸡儿,可爱至极,想去摸,又担心会弄伤它。转眼叶子长出来了,那绿,像在表层涂了一层油,尤其是在阳光下,嫩的直渗入你的心里,好似看着自己牙牙学语的孩子那般的娇嫩,亲吻的冲动油然而生。
叶子由绿到黄,从生到落,走完了它的一生。一个生命的轮回竟然如此的短暂,那一条条经络,就是春的希冀,夏的繁盛走过的印记。看着那承载着你我朝夕的一幕幕在秋风中盘旋,像似在缓缓地诉说着那一串无法破解的心语。
因喜欢秋日的高远与明朗,为远离夏日的烦躁而窃喜的人们赞道:天凉好个秋!而那些满眼都是花衰叶败的人们,眼看着萧瑟的秋后接着就是严寒的到来,不免心生愁绪,慨叹道:天凉好个秋!
![](https://img.haomeiwen.com/i6227153/790195b36b707b55.jpg)
人常说触景生情,外界的环境会触发人的情绪,真的是这样吗?试想,如果我们心情愉悦,心里就会充满阳光,好比心中住了一个热情的“夏”,即使在枯叶飞舞的凉秋里,心湖也不会荡起一丝波纹;如果我们心绪烦乱,满腹悲凉,好似心中入驻了一个萧瑟的“秋”,即使身处奔放热烈的暖夏你也感觉不到温暖。所以,我们心中有何物,眼里就有何物,当自然的“秋”和你心中的“秋”相遇时,便心物合一,悲,自然就来了。
还记得元代戏曲大家马致远的那首天净沙,秋思吧: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五句话二十八个字,描绘出了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表达了他一个旅人凄苦的心境。马致远在追求功名的路上屡不得志,心之秋和自然之秋的融合促成了这一传世名作,全曲虽无一个秋字,绝妙的笔法让其登上了“秋思”之作的鼻祖之位!
突然想起,前段时间读过的一篇文章,说一个在外打拼的奋斗者,年近四十,好不容易在省城交了个首付,一些老家的哥们都羡慕他在大城市落脚了,他心里一乐,又精神抖擞地拨通了一个老同学的电话,寒暄了没几句就挂了,心情一下子从沸点跌至冰点。他想不通,曾经那么不堪,远不如自己的他怎能在北京安家立足了呢?看看,无论是人,事,物都没动,可一个电话,他的“心”动了,那是因为他的心本不平静不轻松,所以才会有如此剧烈的反应。身为人,我们很难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https://img.haomeiwen.com/i6227153/1bcbb4aa92721ab6.png)
四季轮回本是自然的客观规律,我们生活中无论悲喜,已经发生的一切,都已成了客观存在的事实,不是你我的悲喜能够左右影响的。那些不能接受的,我们要试着去坚强面对。要告诉自己,秋天,不只是叶落,草枯,秋风凉。
“秋”自有其独特的美:在乡村田间,此时你会看到一片片成熟的金黄,枝头垂挂的累累果实,有红,有紫,有橙,把秋天渲染成了一幅彩色的图画。你低头去看那秋水,不起一丝波澜,你抬头看天,高远而湛蓝,这一低一抬之所见,竟是如此静谧!而当此时风起叶舞时,你难道不觉得这一幕恰似舞台上,在一曲舒缓的背景音乐的伴奏下一个人尽情独舞的感觉吗,美醉了!
松开手,叶子从手中飘落,继续漫步向前,发现大多数老人都填了衣服。他们已走到了人生的暮年,一辈子,酸甜苦辣都尝过,如今的心情会是平静的吗?我又想起了问爷爷的话:您后悔吗?
后悔吗?我们也终将走向那里,过去和未来都不在手中握有,唯有珍惜当下。活着,苦是难免的,而有些时候我们却在不经意间“自讨苦吃”,就像心灵专家张德芬所说的,有些人会为苦而苦。那如何避免呢,我们来看一个字“觉”,上面是学习的学,下面是见到的见,学会看见,就叫做“觉”,你就能觉悟觉察到,自己的问题在哪里,纠结点在哪,下一步我们就知道该朝哪里走,不必再被一些无端的烦忧困扰。
愿我们能学着做个生活的智者,常常提醒自己去推开那闪向阳的窗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