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岳阳楼记》拓展阅读

《岳阳楼记》拓展阅读

作者: 燕勇来 | 来源:发表于2021-09-05 09:52 被阅读0次

    划粥断齑

    范仲淹2岁丧父,母亲谢氏抱着年幼的他改嫁山东长山县河南村朱家。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母亲历经坎坷,饱尝酸辛,所以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子的身上。

    范仲淹年幼时,母亲教他识字,买不起笔墨纸张,就用树枝在地上练习写字。后来在继父友人的引荐下,范仲淹来到了邹平醴泉寺读书。当时,继父的家境也比较窘迫。每次离家去寺院,母亲总劝他多带些粮米,可每次范仲淹都不多带。

    初到寺院时,粮米交给厨房,代为制作,随寺院的钟声与和尚们一道用饭。可范仲淹从早到晚一个心思地只顾读书,充耳不闻钟声,经常忘记了吃饭,再去吃饭时,又过了时辰。

    为了不给寺内增添麻烦,范仲淹便寻到寺南一处僻静山洞内读书。每到晚上,就用自己拾来的柴火煮粥。一边读书,一边续柴。等粥煮好了,时间也已过了子夜,他便和衣睡去。次日锅里的米粥已凝固成一整块,他就用刀把凝固的粥分成四块,再切上一点野菜末,撒上盐,早晚各吃两块。

    后来,范仲淹的一个同学看到范仲淹的生活如此艰苦仍好学不辍,就回家告诉了父亲。同学的父亲听说后,被范仲淹刻苦学习的精神所感动,也深深同情范仲淹的贫穷处境,于是吩咐家人做了一些鱼肉等好吃的东西,叫儿子带给了范仲淹。

    那个同学将做好的鱼肉送给范仲淹,说:“这是我父亲叫我送给你的,赶快趁热吃吧!”范仲淹回答说:“不!我怎么能够接受你的东西呢?还是带回去吧!”那个同学以为范仲淹不好意思接受而推辞,连忙放下东西,就回家去了。

    过了几天,那个同学又来到范仲淹的住处,发现上次给他送的东西丝毫未动,已经变坏了。就责备范仲淹说:“看,叫你吃 你不吃,东西都变坏了,你为什么不吃呢?”

    范仲淹回答说:“并不是我不想吃,只是我已经过惯了艰苦的生活,如果吃了这些美味佳肴,以后再过这种艰苦的生活就不习惯了,所以我就没有吃。感谢你父亲的一片好意。”

    同学回到家,将范仲淹的话如实告诉了他父亲。他父亲夸奖说:“这真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

    多年寒窗,他博览群书,钻研儒家经典,颇有建树。带着满腔兼济天下的抱负,他以“朱说”之名进京赶考,金榜题名,由“寒儒”成为进士,被任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官居九品。

    有了朝廷俸禄,范仲淹便把母亲接来奉养,并恢复范仲淹之名,完成了他人生的第一个理想,也开始了他起伏动荡、赤心报国的仕宦生涯。

    庆历新政

    范仲淹原来在朝廷当谏官,后来在在宋夏战争中立下了大功,宋仁宗觉得他的确是个人才,就把范仲淹从陕西调回京城,派他担任副宰相,要他提出治国的方案。

    范仲淹知道朝廷弊病太多,要一下子都改掉不可能,准备一步一步来。但是,禁不住宋仁宗一再催促,就提出了十条改革措施。

    正在改革兴头上的宋仁宗,看了范仲淹的方案,立刻批准在全国推行。历史上把这次改革称为“庆历新政”。

    范仲淹的新政刚一推行,就捅了马蜂窝。一些皇亲国戚、权贵大臣、贪官污吏,见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胁,纷纷闹了起来,散布谣言,攻击新政。

    那些原本就对范仲淹不满的大臣,天天在宋仁宗面前说坏话,又说起范仲淹与一些人结党营私,滥用职权。

    宋仁宗看到有那么多的人反对新政,就动摇起来。范仲淹被逼得无法在京城立足,便主动要求回到陕西防守边境,宋仁宗就把他打发走了。范仲淹刚走,宋仁宗就下令废止新政。

    范仲淹为了改革政治,受了很大打击,但是他并不因为个人的遭遇感到懊恼。隔了一年,他的一位在岳州做官的老朋友滕宗谅,修建当地的名胜岳阳楼,请范仲淹写了一篇纪念文章。

    在这篇著名的文章里,范仲淹提到,一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他的思想感情应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岳阳楼记》拓展阅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hj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