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讲开始,我先来讲讲自闭这回事。
自闭状态有一个广泛的谱系,这个谱系中最广为人知的是自闭症,就是完全不想跟外界社交。轻一点的叫阿斯伯格综合征,这是一种社交障碍,这类人比较喜欢重复、刻板的活动方式,渴望社交,但缺乏能力。再轻一些的如回避型人格障碍,普通人中则有所谓的“宅”。
自闭症这种级别的自闭状态,我们就不展开讨论了。我想和你探讨的是,普通心理意义上的自闭,也就是说,为什么生活里很多人有回避型人格障碍和“宅”的表现?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就要请你先回顾一下我在课程总论中提到的理论。
著名精神分析师玛格丽特·马勒将婴儿早期的第一个月,称为正常自闭期,意思是只有这个阶段的自闭是正常的,以后的自闭都是有问题的。接下来到六个月是正常共生期,一样的意思,只有这个阶段的共生才是正常的,以后的共生都是病态的。
我认为,生命越初期的命题,一般也越重要。一直停留在混沌共生状态,是个严重的问题,但我觉得这还是大大好过一个人一直停留在自闭状态的。可以说,婴儿从自闭发展到共生状态,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这意味着,婴儿从孤独世界,初步进入了关系世界。
孵化的隐喻
马勒描绘说,刚出生的婴儿,虽然肉体生命已经出生,但心理生命似乎还没有诞生。出生还不到一个月的婴儿,他们对外部世界仿佛不太感兴趣,像是还待在一个无形的蛋壳中,等待着破壳而出。无形的蛋壳,你可能听上去会觉得有点难以理解。但如果你把它想象成一个真实的鹰蛋,你就会立即知道,该如何让小鹰顺利出生。
方法很简单,就是孵化。老鹰要给鹰蛋提供良好的孵化环境,让小鹰的胚胎,在蛋壳里不受感染地自然发育,逐渐长成雏鹰的样子,然后从内部把蛋壳打碎,破壳而出。这个过程中,老鹰必须有耐心。它不能使蛮劲,从外部破壳,那会破坏鹰蛋的发育,还有很大可能会杀死自己的孩子,导致这份诞生根本就不会发生。
你可以把这个孵化的画面,看作是心灵成长的一种基本隐喻。
孵化的隐喻,不仅是婴儿从正常自闭期发展到正常共生期的隐喻,也是孩子以后发展成长任务时的基本隐喻。虽然养育者有时要教孩子、干预孩子,偶尔还要发挥自己的权威。但整体上,按照孵化的隐喻,养育者需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感觉,依照他们自己的节奏自然成长,让孩子的一项项能力从内部破壳而出。
只有等孩子的内聚性自我形成后,养育者才可以从外部破壳,因为这时的孩子就能承受和转化一定程度的创伤了。
由此我们知道,虽然处于自闭期的婴儿,看上去像是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但养育者不能掉以轻心,这时候,养育者应该更加积极地为他们提供好的孵化环境,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辅助他们完成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否则他们可能就没法破壳而出,一直滞留在自闭状态。
自恋与全能自恋
一个人如何才能从“宅”走向开放,一个婴儿如何从自闭走向关系?这里面有共同的道理。要来讲清楚这个道理,我得先和你说说自恋这件事。
我在长期的心理咨询中观察到,太宅的人,例如被诊断为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人,他们普遍都是“老好人”。或者准确地说,他们常常太软弱,所以他们如果进入关系,就容易被欺负,在关系中处于下风,这就伤害了他们的自恋。他们之所以会变得宅,是因为宅着的时候,可以保护自己的自恋。
自恋是人的根本本性,婴儿则有原始的全能自恋。婴儿不仅觉得,我就是妈妈,妈妈就是我,还觉得我就是万物,万物都是我。甚至可以进一步表达成:我是神,我一发出我的意志,万物包括妈妈在内,都得满足我。婴儿甚至连“配合”这个概念都没有,因为万物合一,所以这是自然而然的事。
为什么要理解自恋和全能自恋?因为理解了它们,你就能更好地理解孵化的隐喻。如果是从内部破壳而出,婴儿乃至孩子和大人,就会有这样一种感觉:这是“我”掌握着的,作为外部世界的“你”,是在配合我。
原始母爱贯注
但是你会发现,有不少养育者会容易去控制,甚至逼迫婴儿,这里有个人风格的原因,但我认为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如果要围绕着婴儿的意志,满足他们,和他们建立共生关系,就意味着得知道他们发出了什么需求,但这怎么能知道呢?毕竟婴儿不能讲话。
关于这个话题,我曾经在我的微博上发起过讨论,问题是:“你通过什么来判断小婴儿的需求呢?”然后我得到数百个非常有意思的回复,我来给你列举几个妈妈的回复:
1.我看看婴儿的小眉毛就知道他想干什么了。
2.小婴儿饿了,为娘的一听到哭声就立刻涨奶。但我觉得更多的时候,母乳宝宝根本不需要用哭声表达,妈妈就会有心灵感应。
3.小婴儿只会哭,不同的需求哭声不同。一开始新手爸妈都不理解,后来注意倾听,观察,总结,就能发现不同哭声代表的不同需求,只要理解了,满足了,宝宝就不哭了。
我列举的这些妈妈对孩子需求的判断方式,都是表现比较好的部分,但也有不好的。我对几百个回复的答案做了分类总结,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完全不懂婴儿发出的信号是什么,于是很烦躁;
2.能通过经验总结出,婴儿不同的动作、信息,特别是哭声是什么意思;
3.经验加上敏感的直觉;
4.如同心灵感应一般的同步,不过常常只是限于很小的婴儿。
除此之外,还有比较常见的一类是,小婴儿遇到了危险,被妈妈感知到了。例如有多位妈妈讲到,自己突然惊醒,下意识地伸手,拉住了险些掉下床的宝宝。还有妈妈梦见孩子被东西压住了,惊醒,然后真的看到孩子被枕头给压住了。
这听上去可能会让你觉得不够具有说服力,但是我想为你介绍一个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Donald. W. Winnicott. 1896—1971)提出的概念——原始母爱贯注(Primary maternal preoccupation)。这个概念是指,在分娩前后的一段时间,一些妈妈会进入特别的“病态”,这时候的妈妈对孩子的感知能力变得很敏感,甚至不用沟通就可以知道婴儿的需求。
简单来说,就是母亲的全神贯注,完全紧随着孩子需要的表现。其实,养过小宠物的人都知道,小宠物不会说话,但你们之间是可以交流信息的,你越是投入,就越可能懂得。
我认为对于妈妈来讲,还有一个特别的投入,那就是哺乳。在留言回复中我看到,有多位妈妈讲到她们在给孩子哺乳时,那份如心灵感应一般的连接比较多,等断乳了,这份感觉就没了。
可以说,妈妈满足婴儿的需求,并不仅仅是照顾好孩子的生理需求,还有极为重要的一点是,通过照顾孩子的需求,妈妈和孩子建立了关系,这样就帮助孩子,从自闭的孤独世界进入了关系的世界,这是拥有正常心智的基本。养育婴儿是件很辛苦的事,但很多妈妈与小婴儿建立了美妙的连接后,她们会非常享受,并且,这也会疗愈一些妈妈自己的孤独感。
当妈妈能很好地感知婴儿,并照顾婴儿时,就给小婴儿提供了良好的孵化环境。因为共生期一开始,婴儿会觉得妈妈就是整个世界,所以他们会感知到,好像整个世界都在张开双臂,欢迎自己的到来。这是很深刻的祝福。假若有命运,那这也是一个好命运的基础。
划重点
1、孵化是心灵成长的一种基本隐喻。养育者需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感觉,依照他们自己的节奏自然成长,让孩子一项项能力从内部破壳而出。
2、从内部破壳而出,孩子就有一种我可以掌控、外部世界是在配合我的感觉;如果养育者从外部强行破壳,孩子的自恋就会受损。
3、妈妈满足婴幼儿的需求,并不只是照顾好孩子,还要帮孩子从自闭的孤独世界进入关系世界,这是拥有正常心智的基本。
思考题
在你的身边,有没有遇到过妈妈强行为孩子“破壳”的行为呢?请你举个例子。
很常见。大人习惯攀比,有时候是无意识的,也有时候是有意识的。无意识的时候攀比很多,比如: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孩子学走路,学说话,学背唐诗,说懂事的话(其实是老气横秋);再大点,让孩子学这学那,不管是不是符合这个年龄段,不是是适合自己家的娃……大家都这么做,所以就会被觉得很正常,殊不知这是破坏了孩子自然成长的节奏。强行破壳的后果,是壳里的生命还没有准备好适应外部环境,会受到伤害也可能会被惊吓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