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因为在网上无意中看到陈数主演的电视剧《完美关系》,就特别想看,结果还是像以前的习惯一样,已经播的十九集两天就看完了,除了晚上的熬夜,还有白天的魂不守舍、欲罢不能,当然还有熬夜留下的后遗症就是头脑昏涨。
我在满足了自己的本我(追求快乐、轻松、好奇心)时,超我老是出来唱反调,批判指责我的放任行为 ,让我有负罪感(浪费生命、没有意义、自律能力差、理想、目标),让现实中的自我处于内心冲突焦虑自责之中,应对就是超我小胜本我,把本能的欲望、想法念头給压抑下去,强迫自己干点自认为有价值的事。
当天看到“聚”群里亚宁老师让提问题,于是我就把这个问题问了出来,原始问题是“为什么明明知道追电视剧看后会后悔,没有意义、熬夜对身体不好还要追?”,被亚宁老师提炼成了“如何追剧即能找到价值还能享受轻松快乐?”我的问题这样一转,立马觉得眼前一亮,找到了问题症结的感觉。
之所以有这样的冲突纠结,是源于自己的一个不被觉察的局限性信念,看电视剧就是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就是面对生活不积极不努力不勤奋,生活就得时刻绷紧弦,不能轻松、不能享受、不能快乐。此时觉察到它,顿时豁然开朗,心里也立马释然了,轻松下来。原来面对看电视剧种种对自己否定不认可自责负罪感是由于有这个局限性信念对自己造成到的束缚一直在捆绑着自己。
我想这个局限性信念的形成主要是源于学生时代父母亲人的灌输,还有自己的经验总结吧。由于有这个局限性信念的存在,在此之前就一直对整天追剧的人有一种评判,就是不上进,游手好闲,归为没有人生追求的一类,甚至不屑与之为伍。生活中谁要看抖音、快手,都会有轻视鄙夷之意升起。但现在却成为了趋势,尤其是昨天去市里评标,在疫情之下为了减少人员接触,竟用抖音直播开标唱标过程,投标商一个都不用到开标现场,开抖音号,录直播竟成了工作的一部分,这个体验让我真是彻底改变了认知。此时也更理解了那句话:放过别人,就是放自己一码。
就像亚宁老师针对我的问题所说,学习是在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角角落落,而不只是在课堂上或在那个规定的时间段学习规定的内容才叫学习。
首先意识到,我在追《完美关系》时,里面是有我在乎的价值的1:里面有诸如陈数等实力派演员是我非常喜欢的,在我的眼里她们集智慧美貌精干于一身,令人赏心悦目,是人生赢家,是属于岁月打不败的美人一类。之所以喜欢我想是因为在潜意识里也希望自己活成这个样子。2:从这部剧我才知道了什么叫公关,危机公关是干啥的,那些社会事件从酝酿到上热搜到最后的结局如何 ,以及是否能起到应有的正面价值的作用,公关人在里面起到了怎样的推波助澜或偃旗息鼓的关键作用,还有这个行业的潜规则,令我耳目一新,新增加了我的认知。3:里面有的对话幽默机智,还有对一些社会现象的不但看而且可见,充满了人生哲理,还有卫哲在处理危机时如何面对自己内心的冲突的,和心理咨询师的对话都是可以学习的点。4:看电视剧毕竟是看,看人生百态,看别人的故事,这个过程要相对轻松快乐许多。唯一不好的点就是时间极其有限的情况下,还要看就得熬夜,第二天可想而知,还是得权衡把握好才能到最终的平衡。
综合起来看,这样数算一下价值,把在潜意识里模模糊糊的东西,通过这个过程意识化,把价值清晰化,再把生活更好的平衡一下,然后追剧的过程,真的就变成轻松享受的过程,而不会再和自己过不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