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孙道荣《故乡的客》,感同身受,感慨良多。
在没有父母的老屋,我成了故乡的客人 。
前几日,母亲不幸离世,我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回老家给母亲料理后事。老公开车,我就坐在副驾上一路痛哭不止。
驱车五个多小时,终于到家了,迎接我的不再是母亲慈祥的笑脸,而是一副冰冷的棺木。
悲不自胜,但再怎样的撕心裂肺嚎啕大哭大喊也不能再唤醒我至亲至爱的母亲了。
母亲就这样与我天人两隔,永无再见之日了,再见只有在梦中!
自母亲走后,我几乎夜夜都能梦到母亲,夜半醒来,早已泪湿枕席,泣不成声。母亲生前那一幕幕往事浮现在脑海,萦绕于心田,温暖而悲伤。
母亲有五个儿女,我是母亲最小的女儿,也是母亲最疼爱的孩子。从十三岁开始求学在外,小时候家里不富裕,但只要我从学校回家,母亲总要用她力所能及的美食招待我。后来我又在外工作,结婚,生子,母亲又抛开家里繁忙的农活,来给我带孩子。在后来,孩子上幼儿园了,我想让母亲留下来享几年福。母亲坚持不肯,坚持要回老家。那时父亲还在,每年节假日我们一家三口回家,父亲母亲总是骑着三轮车早早的就在村头公路边的车站等我们了。以前没有高铁也没有私家车,每次回去都是做火车,火车总爱晚点,以前也没电话,所以几点能到家并不能马上通知到家里,但不管火车晚点不晚点,也不管我们几点能到家,反正每次下了公共汽车,在村头一准就能看到父亲母亲在路边等候。不知道他们已经在那等了多久盼了多久。接到我们,父亲总是坚持让我和他们的外孙女坐在三轮车上,母亲蹬着三轮(父亲不会骑三轮车)高兴的逗着外孙女,我们三个在前面走着说着笑着,父亲则陪着他的女婿我的老公跟在后面走着聊着……
每次我们要走的时候,母亲总是凌晨四五点就起来做好早饭,叫我们起床,让赶紧吃饭,赶紧走,虽然非常舍不得我们走,但又怕耽误赶车,所以总是一再的催促,快走,快走。
村头的小车站,父亲母亲总是要看着我们顺利坐上了开往火车站的公共汽车,走远了,他们才失落的离去。
后来,父亲因病去世了。每次回家,母亲一个人也都要坚持去接站送站。一年一年,就这样的回回走走,转眼就过了十多年。
母亲也老了,三轮也蹬不动了,我说给她换个电动三轮,她说不敢骑,不安全,坚决不让。我想接她来和我同住,她说不习惯城里的生活,坚决不来。也不愿去其他儿女家里住,坚持一个人住在家里。
每年我再回家,母亲总还是会到车站接我,看着日渐苍老的母亲,总是让我泪流满面。只是我们走的时候母亲不再去送我们了,因为她走路慢,怕耽误我们赶车。因为要去县城坐火车就必须坐去县城的头班公共汽车,否则就得等到中午才有第二趟汽车。母亲说不去送我们了,但我坐上车,总要回望通往我村的那条道路,总能看到母亲蹒跚着往车站走来,往往是还没等她赶到,汽车就载着她的女儿女婿还有她最爱的外孙女跑远了……
现在,母亲也走了,等料理完母亲的后事,其他兄弟姐妹也都会相继离开那个曾经充满了温暖的叫家的地方了。屋子空了,院子空了,我的家也没有了!
我是无神论者,但此刻我特别希望世间会有神灵,希望我的父亲母亲他们的灵魂会在另一个世界相聚团圆,而那个世界里没有病痛没有衰老更没有死亡。
愿我的父亲母亲在天国安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