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次的合作对象是大岳咨询,公司有个同事是从大岳跳过来的,正好现在部门业务转型,准备和大岳合作,这位同事就牵线搭桥,组织了这次会议。
说起大岳咨询,知道的人可能不多。96年成立的,已经二十多年,是国内的老牌咨询公司了。为什么大家觉得有些陌生呢?因为这家公司定位于政府咨询,而不是企业咨询,自然较少进入大众视野。不过,没听过不代表做得不行,大岳咨询在业内还是很牛逼的,称之为国内政府第一咨询公司,应该不为过。
现在很牛逼啊。因为从2014年开始,财政部、发改委相机出文,要开始走PPP的路子,也就是新型的公私合营。大岳咨询在这块深耕多年,这下子,算是终于等来了机会,风来了。
那天在酒店里和那个从大岳出来的同事聊天,很感慨。他是清华的,06年就去了大岳咨询。那时候,公司发展一直不温不火,每年营业额也就几千万,哪像现在,2015年是一个亿,2016年差不多可以到3个亿。为什么那时候没做起来?因为蛋糕就这么大,市场太小了。发展的空间太小,舞台有限,实在看不到希望,他就走了。没想到,走了不到半年,PPP改革,东风来了。他以前的老同事发展势头迅猛,不少人升上去,身居高位。他以前的几个同事,多的掌握着每年七八千万的预算,少的也有两三千万。如果他一直在那里,跟他们也一样,收益比现在高多了。
我问他,后悔不。他说,后悔谈不上,当时确实看不到希望。市场就这么大,经常就到了瓶颈期,能不能突破每次都很难说。出来做了别的事情,见识了新的世界,也非常有必要。
有的说,大岳这次运气真好,找对了风口。运气?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这是对大岳的奖励。
开会的时候,大岳的老同事们说起了很多往事。从96年到现在,经历过很多艰难的时刻,经常走着走着就看不到路了。先是企业咨询,做了一阵子发现不行,再做政府咨询,然后这么多年一直坚持下来,终于在创业20年的时候,风来了。20年的坚持,你觉得这是运气吗?
我不太喜欢风口论,因为总是觉得有一种机会主义在里面。风口论,害了多少创业者?想想这几年的风口,可穿戴设备,机器人,智能家居,VR,无人机,每次都是一窝蜂的去做,大部分人都成了分母。做起来的是谁呢?是那些早在风口来之前,就在里默默深耕的企业。他们是赶上了风口,可是他们是因为要赶上风口才涌进来做的吗?不是。
做对的事情,并坚持下去,比找风口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