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片段RIA作业-3
【主题】建立以“我”为中心的思考模式
【片段来源】《断舍离》P.104-105
【R】
假如这里有一副我正在用的眼镜。如果我拿着这副眼镜对你说“请用吧”,你也不一定会用吧。可如果要是问这副眼镜是不是“能用的眼镜”,答案显然是“能用”,也就是说它是可以被使用的。同样是可以用的东西、对它的判定却是因人而异。这也就是说,能用的东西,和我用的东西是不同的。
那么,在你的家里,单单只是因为能用就留在那里的东西,是不是有很多呢?
比如说,便利店里的一次性筷子。如果问能不能用的话,答案显然是能用。可如果要是问我用不用的话,那答案就会是我不用“我才不愿意用那种东西呢!”尽管如此,这种一次性筷子还是不知不觉地就填满了你的整个抽屉,只是因因为能用就难以丢掉,因为丢掉会很可惜。我们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心理不是吗?
这就是让物品当了主角的状态。还是拿眼镜和筷子的例子来说,物品原本是因为“我用”才有价值。可多数人都说“眼镜可以用”、“筷子可以用”,拿物品当了主语。这是把主角的位子拱手让给了物品,把焦点聚在物品上的状态。
带着这种观点再回来看看我们的房间,你就会发现,只要是能装东西的地方,就全都塞满了买蛋糕时送的保温袋、已经干透了的湿纸巾、免费赠送的圆珠笔、住旅馆时送的小毛巾之类的杂物。这些东西很难是“经过精挑细选才留下来的”。也就是说,收纳这些东西,只不过在做垃圾分类。如果大量累积类似这些东西,就说明自己已经进入了对物品的品质和数量毫无知觉的状态。这些在居住环境里放了好几个月,甚至放了好几年的东西,只不过因为不是生鲜食品所以才没有烂掉。但是如果从机能上来说,它们早已经腐烂了。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就几乎等于是在一个垃圾暂放室。
电视新闻里经常会把一些人称作是“垃圾屋的住民”。那些人住的地方已经超越了垃圾暂放处的状态,成了一个真正的垃圾场。真要是到了这个地步,那对物品的品质和数量就不是毫无知觉,而是彻彻底底“没感觉”了。我觉得他们多半是刻意让自己变得没感觉的,虽说不能一概而论,但生活在这种环境里的人,多数都曾经经历过强烈的孤独感,比如家人离散、失去所有财产等等。寂寞、悲伤的感觉会让他们更加痛苦,所以他们干脆封闭了感觉的闻门,让自己麻木不仁。不过,与此同时,快乐和舒适的感觉也一并丧失了,他们只是隐隐地觉得自己被什么东西包围着,这多少能减轻一些寂寞感。这种人会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他们的“没感觉”吧?不过,大多数人都还没到这种程度,所以请放心,我们还是可以改变思考模式的。
主语到底在哪里?主语到底是“我”还是“物品”?请养成经常如此自问的习惯吧。如果能养成这样的习惯,就会有意识地注意到物品的品质与数量,就能做出需要或不需要的判断。在毫无知觉的时候,即便是空了的打火机,你也不会扔掉它,而且还可能当宝贝似的留着。不能用的话,就扔掉!这样,才能开始形成“是因为真的能用,所以我才在用的”这样的思考模式。
【I】
why:衡量一件物品是否要留着还是扔掉,在收拾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内心的标准是无底线的、随时变动的,一想到这个东西没有损坏还可以用,结果收拾的结果就只是将物品重新摆放整齐而已,并没有真的明确,这是否是我当下想要的。所以建立一个以“我”为中心的标准来指导自己进行断舍离,是非常必要的。
what:做出需要或不需要的判断不是以物品是不是能用为衡量标准,而是将主语落在“我”上,是要看“我”是否要用这个物品。通过建立这样的思考模式,发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是具备何种功能和品质,改善自己周围物品与空间的关系。
where:只要是属于我可控制的物品和空间都应该建立以“我”为中心的联系。甚至可以扩展为人际关系,包括与过去玩伴到同学,和现在的圈子。不过人不是物品,决定权并完全不取决于自己,需要慢慢练习。
how:建立这样的思考模式并不容易,需要反复练习。我们可以参考深度工作的思考方式,步骤如下:
1.选择一类物品进行选择,比如自己的贴身衣物。这样可以不用一下子做太多选择,压力太大。
2.选择时间较宽裕的时段,这样不必匆匆逼迫自己做选择。
3.保持在思考判断时自己是独立的状态,以防他人来打断或扰乱你的思考
4.将最近两周内(本季衣物)从未穿过的衣物挑出,以“我”为主语,判断这件衣服是否明天愿意穿上它。如果不愿意或比较勉强,就果断放到扔掉的那一堆里。
5.贴身衣物不适合送人,可装入袋子中,一起放到垃圾箱旁。
【A1】
今年年初收拾了一下办工作的抽屉,发现有很多用完的中性笔。我把用完的笔芯全都扔掉,留下了笔杆。心想可以先留着,等我买了替换芯回来,就可以装上,接着用了。四个月过去了,我依然没有买笔芯,而且用的笔也仅限于手边的那一支我新买的笔。这直接导致之前那些等待装入新笔芯的笔杆搁置不用。
反思:不能说我喜新厌旧,反观自己的内心,其实在扔掉那些笔芯的同时,就将笔杆判了“无期搁置”。心里并没有真的想要在启用这些笔杆,占据我抽屉的一部分空间,当时应该一并扔掉。
【A2】
目标:周末将以“我”为出发点,对我自己夏季的衣物进行甄别。
行动:1.将我自己夏季的所有衣物拿出,逐一摊开。
2.在公婆带孩子出去遛弯,家里只有我自己的时候开始进行甄别。
3.以“我”为出发点,对每件衣服逐一判断,遇到第二天不愿穿上走出去的衣服,立即装入黑色塑料袋里,不再看。
4.全部筛选完,将不要的衣物带下楼,扔进垃圾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