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小碗菜蒸菜
千竿竹犹在,茜窗下无人

千竿竹犹在,茜窗下无人

作者: f29c0c04ab40 | 来源:发表于2018-10-08 08:56 被阅读0次

1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元春升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这个消息传到荣国府无人不欢喜祝贺,神采飞扬。贾家所有人都知道,这将是他们在衰败中最后的寄托。皇上恩准元妃省亲,为了这次接驾,宁荣两府哪怕是入不敷出,也依然斥巨资修建出了久居深宫的贾元春都感叹奢靡的人间仙境,大观园。

2

大观园是作者有意为小姐们同世俗分离的仙境,借贾元春的一道旨意,贾府里的小姐都分得了一处住所。

林黛玉因爱幽静,所以成了潇湘馆的住客。

贾母与众人来潇湘馆,作为林黛玉的外祖母,她十分怜惜这位外孙女,连一块旧窗纱瞧见了也要换,并且还吩咐道:“这竹子已是绿的,再拿这绿纱糊上反不配。我记得咱们先有四五样颜色糊窗的纱呢,明儿给他把这窗上的换了。”

于是,竹窗的纱就换成了霞影纱,远远看着如同烟雾一样。可是贾母再疼爱林黛玉,也有顾及不到的时候,下人们的嘴舌,孤儿的内心敏感,林黛玉就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中常坐窗下,泪点斑竹,日渐消瘦。

3

这里比别处幽凉,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一片翠竹环绕,数楹修舍,对于身体弱的人来说,并不是最好的去处。然而林黛玉在此伴随着孤独、泪水、诗书和满腔的幽怨度过了她短暂的一生。

林黛玉在书中有几个诨号,颦儿、潇湘妃子,并常被比作病西施。她所居住的院子有翠竹千百竿,因此又叫潇湘馆。颦儿来源于贾宝玉的杜撰,实则取自黛玉眉尖微蹙的神色。而潇湘妃子更是大有来头,古时,舜治恶龙,劳累而死,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被人称为“湘夫人”,她们痛哭九天九夜,血泪流在竹子上,故有了潇湘竹。探春为林黛玉起的外号,就是借用了这个典故。

4

颦儿,潇湘妃子,也许从名字来看,这个故事一开始就注定了是悲剧。欠泪的,泪已尽。彼时,太虚幻境多了一位仙子,而大观园荒废凄惨,草木无人打理,蛛丝儿结满雕梁,昔日宝二爷一日要来四五趟的潇湘馆也是积灰成堆,颜色不再,花草枯黄,徒留下书外你我徒伤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 千竿竹犹在,茜窗下无人

    1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

  • <<五绝~幽梦>>

    小睡轩窗下,千竿竹影旁。 乡魂幽梦短,夜入五更长。

  • 梅雪馆外千竿竹

    今日得恩师周猷裁先生赠《梅雪馆余墨》,喜不自胜!捧书在手,心潮难覆! 忆及先生当年,言谈玑珠,举止耿介。开场介绍:...

  • 我追赶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古有咏风之诗,现有追风少年。风之千变万化,无人可预料,...

  • 追赶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古有咏风之诗,现有追风少年。风之千变万化,无人可预料,但我追风...

  • 庭前有竹万竿绿, 飒飒英姿向风里, 羞来枯木千般嫉, 虚心原是竹家色。

  • 门对千竿竹 路指一草屋 竹林深远路 仙翁自由出

  • 浣溪沙.游沧浪亭

    雅室明窗几上兰, 圆门小径竹千竿。 慢穿石洞入梅园。 明月清风骚客咏, 远山近水众情欢。 凉亭沧浪惧天寒。

  • 湘江竹

    又见湘江竹, 多年别若何。 娥英千古泣, 竿上泪痕多。

  • 【白氏词作】

    秋蕊香*园竹挺颀竿俊 园竹挺颀竿俊,怜爱文人描其韵。自是衙内板桥问,簌簌疑为民愠。 千声万叶皆为恨,人间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千竿竹犹在,茜窗下无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rd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