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当所有人关注正时,我们要关注反

当所有人关注正时,我们要关注反

作者: 衣明说 | 来源:发表于2018-06-27 12:01 被阅读0次

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道德经》第二章)

世间万事万物,有正必有反,凡事都有相对或对立的一面。树能长出鲜花,也会落下败叶。花色明亮悦人心目,也会因为花粉刺激扰人清静。有人爱护鲜花愿意让它长留枝头,也有人必采而后快摧残花枝。

正的一面,如美、善、洁、静,人们心生喜爱,想长久拥有,虽不可得。反的一面,丑、恶、污、躁,人们心生厌嫌,想一旦绝弃,然不可能。北宋张载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对于反的一面,我们与其嫌弃它,不如想办法转化它。

转化的办法,就是老子所说的反者道之动。兵家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易经说物极必反,都是说事物走向反的一端时,出现了转化为正的力量。

在生活中,我们还可时时发现反的妙用。当大多数人关注正时,我们要关注反,这常常是一把探寻事物关键的钥匙。

二战时,英国人对于空战后返航的幸存战机,要加强防护。防护的办法,专家们一致认为应该是哪里弹痕多,就加固哪里,大家看到的是多。只有一个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统计学家,沃德,看到了少,并思考为什么少。思考的结果,是一个被大多数人忽视了的发现:弹痕少的地方之所以少,是因为一旦被击中就坠毁了,连返航的机会都没有。弹痕少的地方,才是致命的地方。

王戎,竹林七贤之一,七岁时跟小伙伴们出游,见路边有李树,李子鲜艳满枝,小伙伴们争相采摘,只有王戎不为所动。王戎不喜欢吃李子吗?不是,他有自己的思考:李树长在大路边,却还剩这么多李子,一定是不好吃的缘故。当小伙伴纷纷看到多(李子多)的时候,唯有王戎看到了少(摘李子的人少),并思考为什么少。少,让他发现了问题的所在。

多,有,表现的是事物的共相。少,无,表现的是事物的殊相。共相告诉你是什么,殊相启发你思考为什么。知道是什么,可以得到事物的表象。知道为什么,才能探寻事物的本质,追求更高的境界

留白艺术。欣赏中国画,常常不能仅看作者所画出的形,更要看作者所留下的白。画出的形,是多,是作者心性所能够表达的,是具体而有限的。留下的白,是少,是作者所思而又无法拟形于物进行表达的,是玄远而无限的。善用留白的艺术,是高明的艺术。

极简主义。德国建筑师密斯·凡德罗感于装饰的繁复,提出少即是多:保留主体功能,去掉不必要的装饰。主体功能,即是少;不必要的装饰,即是多。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是一个追求多的过程,也是心被多所奴役的过程。先觉者发现了少的妙用,转而追求少。追求少的过程,就是给内心松绑、恢复自我的过程,是以心役物、还原本真的过程。极简主义,是一种内心的留白艺术。

世间万物,有正必有反,反者道之动。当所有人关注正时,我们要关注反。反,是一扇通往深处的门,一把开启堂奥的钥匙。

相关文章

  • 当所有人关注正时,我们要关注反

    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道德经》第二章) 世间万事万物,有正必有反...

  • 关注我要关注

  • “要”关注

    今天外出监考,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孩子,他们也都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求得新老师的关注。 今天上午监考三年级,一进教室就有...

  • 反直觉 --- 关注成长

    钥匙不在锁上(一):关注成长才更容易成功 高效的执行力,获得成功,本文探讨下心态上建设的反直觉的思考 先摆观点:把...

  • 关注我们

    tagLyst 已经升级到 tagLyst Next 新版最新文档 请参照下面地址www.xlrocket.com...

  • 关注我们该关注的

    王曼昱取代刘诗雯上团体这件事,网络上又开始了讨论。 如同陈梦和孙颖莎谁更优秀的争论一样,刘诗雯伤病退赛再次掀起不小...

  • 6.26

    我们关注员工不仅仅是工作也要关注员工的生活,小事也要去关注,当员工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要鼓励员工陪着员工走出来,...

  • 我们要多关注自己了

    周末休息,去商场购物。试衣。对着镜子,看脸。 忘记在试衣。我看见一张清瘦的、疲惫的脸。这是我?白发点缀,越来越多。...

  • 要乐于关注

    我想让自己的学校乐于关注,想让每一个人、每一名学生、每一位教师以及所有家长——都乐于关注。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支持每一...

  • 要关注细节

    《写出我心》中说一切事物都是既平凡又不凡;事物平凡与否,全看我们的心灵是开放还是闭塞的。细节无所谓好或坏,它们就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所有人关注正时,我们要关注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sbyftx.html